山西,作为中国内陆省份,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煤炭和铁等。虽然有着发达的天路和陆路运输,能将这些资源输出,但是很少有将沿海的资源带回来。
因此,铁路班列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当铁路运输和港口相连的时候,双方的优势就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新年伊始,华远国际陆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远国际陆港集团”)和浙江省海港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海港集团”)启动“一带一路”晋浙物流大通道建设暨“中鼎物流园——宁波舟山港”铁海联运班列,班列于1月1日上午在山西太原首发。
晋浙铁海联运班列的开通,是华远国际陆港集团与浙江海港集团推进战略合作,深度融入“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具体行动,是以铁海联运、双重(zhònɡ)运输、海陆港业务、中欧班列为抓手,立足山西、跳出山西,放眼全国、走向世界,推进陆港、海港联动发展,加快建设现代物流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公铁港航立体联网、内外互通、多式联运、有机接驳的综合运输物流体系的具体实施。
可以说,山西选择宁波舟山港是一个重要的战略考量。宁波舟山港是世界上最大的货运港,像一个冉冉升起的新星,不断构筑起国内循环发展的贸易阵地。而像这样的班列只需要三天时间就能到达山西,对于山西经济发展,也更好地服务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意义重大。晋浙铁海联运班列的开通,将形成继中欧中亚铁路班列之后,铁路和水运、内陆和远洋多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的山西出海新通道,构建联通全国、沟通世界的立体式、全景式大物流格局,提高开放水平,推动山西省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助力更多山西制造进入国内大循环的中高端,走出山西、走出国门,突破山西作为内陆地区陆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瓶颈,实现高质量、高速度发展,通过一条条四通八达的铁路运输线路,山西将经济发展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事实上,山西发展铁路运输有着天然的优势,尤其是中欧班列。目前,山西省的中欧班列已经常态化开行了8条线路,涉及9个国家23个城市,为山西省的货物出口以及周边省的货运打开了通道。山西省中欧班列自年2月开行至今,已累计开行列,货运量35.85万吨,运送货值53.85亿元。其中,年克服疫情影响,发送中欧班列列,标准箱,货运量17.69万吨,运送货值31.91亿元。
山西省的中欧班列去程货源主要包括山西省境内的太重轮对、太钢不锈钢板、定襄法兰、祁县玻璃器皿、怀仁陶瓷等产品,以及周边省份的货源。回程货源以进口木材、纸浆和棉纱为主。下一步,将常态化开行中鼎物流园至宁波舟山港的班列,为山西的制造企业以及中国制造走出国门,开辟一个新的运输通道。年,在了解前期货源的基础上计划开行余例,比年翻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