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作者:长江证券)
01国内篇:跃过技术曲线,迈向成本、生态的竞争
格局:宁德时代仍过五成,中航等新锐增长明显
从竞争格局上看,国内方面,年宁德时代市占率达到52.1%,同比提升3.6pct,逼近年的高位,近几个月也维持在50%左右。比亚迪年份额达到16.2%,且年1-3月进一步抬升至20%左右。中航锂电进一步放量,年市占率5.9%,年1-3月达到7%-8%。此外,蜂巢有所提升,孚能、亿纬、国轩基本稳定。
直观来看,宁德时代的份额提升来自于取代LG成为国内特斯拉主供,新锐企业则是突破自主品牌供应链带来的影响。
格局:新锐崛起一是因迭代节奏放缓及铁锂回潮
新锐电池厂切入主流供应链,从行业层面看到原因,一是技术迭代尤其是能量密度的提升速度要求有所放缓,与补贴弱化、续航里程提升的边际收益减弱有关。二是磷酸铁锂借力于CTP技术回潮,目前占到50%以上的份额,其面对的经济型市场更加注重成本。
格局:新锐崛起二是因技术标准化、工业化成熟
新锐企业逐步切入主流供应链,从公司层面看,一是技术上新锐企业给出了解决方案,三元电池中航锂电的5系高电压、孚能科技的软包方案在能量密度上接近第一代8系;磷酸铁锂主流在Wh/kg。二是新锐电池厂经过多年的积累,在工业化能力上也有提升。
格局:龙头与新锐扩产均提速,竞争或进一步加剧
由于新锐企业达到了主流车企基本的可靠性要求,开始进入加速扩产阶段,尤其是亿纬锂能、中航锂电、蜂巢能源、国轩高科产能规划宏伟,比亚迪、孚能科技、欣旺达等也有大幅的扩产计划。考虑到宁德时代亦在加速扩产,可以预见到是国内未来的竞争将会加剧。
技术:宁德时代的思路依然是以创新实现成本破局
宁德时代的技术路线图包含了高能量密度、快充和高性价比三大方向,高能量密度方向将导入9系高镍、硅碳、CTP(目前是3.0,成组效率较高13%);快充基于中镍体系,能做到4C-5C快充。高性价比市场,宁德时代力推的是磷酸盐体系,此外还包括钠离子电池、AB电池、无稀有金属电池、复合基材等创新。
技术:M3P,宁德时代性价比市场的主打方案
磷酸盐系三元(典型的是磷酸锰铁锂)是磷酸铁锂的又一次升级,借力于电压平台的提升,磷酸锰铁锂的能量密度达到中镍三元的水平,但成本与磷酸铁锂接近。二是在综合性能方面,例如低温性能等磷酸铁锂的痛点,锰铁锂也具备优势。
产业化进度方面,宁德时代力推该方案,看好M3P的性价比,目前正积极推进;正极企业中,德方纳米进度较快,已在推进10万吨量产项目落地和33万吨项目储备;宁德时代入股的力泰锂能也在积极推进。
盈利:成本曲线依旧陡峭,供应链致差距拉大
年,宁德时代毛利率27%,较国内新锐电池厂高5-10pct左右,较部分企业高10pct以上;年差距进一步拉大,宁德时代毛利率领先基本超过10pct,部分甚至达到15-20pct;差距进一步拉大的原因在于资源上涨背景下,供应链管理能力的体现。
生态:宁德时代的战略布局是走向生态创新
年1月,宁德时代正式发布了EVOGO换电品牌(全资子公司时代电服),并推出了名为“巧克力换电块”的组合换电方案。
时代电服的“巧克力换电块”有两大亮点:一是实现了“按需租电”,消费者可以在日常通勤时租用1块电池(对应km左右续航),长途出行时选择2-3块电池(对应-km续航),提高了电池的使用效率。二是实现了“一电多车”,适用于从A00级到B级、C级的乘用车以及物流车“巧克力换电块”能够适配全球80%已经上市以及未来3年要上市的纯电平台开发的车型。
02海外篇:国内企业加速出海,美国市场韩系占优
格局:LGES海外份额近四成,宁德时代加速放量
海外市场方面,年LGES的份额达到36.5%,同比提升3.5pct,其中在欧洲实现了46%的市占率,同比提升5pct。宁德时代份额进一步提升,年达到12.9%,同比提升6.4pct,其中Q4一度逼近15%,上升趋势明显;其中在欧洲市场宁德时代份额达到17%,同比提升7pct,除了特斯拉出口的增量外,预计欧洲本土车企配套也开始提速。SKon份额略有提升至11.1%,松下、三星SDI、AESC等企业则面临份额的进一步下降,尤其是松下份额同比下降7.5pct。
同时,除宁德时代外,亿纬锂能、欣旺达、孚能科技、比亚迪等也在加速出海,实现全球配套。
产能:LGES欧洲扩产放缓,未来聚焦美国、圆柱
LGES在年底拥有接近GWh的产能,其中软包GWh、圆柱34GWh,预计公司年达到GWh以上,其中圆柱占比25%-30%。
分市场来看,LGES扩张最快的是美国市场,除自建的霍兰德、第二工厂外,也将与通用、FCA分别合资,年将达到GWh以上;欧洲扩产将放缓,软包从78GWh增长至GWh,另有配套特斯拉的圆柱规划。中国基地也是软包放缓、圆柱增加的趋势。
技术:日韩延续高能量密度方向,结构创新较少
日韩企业对技术路线的拓展主要是高能量密度方向,包括今年LGES量产NCMA软包、SK量产9系高镍以及三星SDI推出Gen5高镍方案;日韩企业的结构创新偏少,预计与商业模式的主导性较弱有关,此外黑科技方面也明显少于宁德时代。(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技术:宁德时代研发遥遥领先,达到LG的2倍
从研发投入上看,宁德时代年达到76.9亿元,而LGES仅投入37.9亿元,宁德时代已是LGES的2倍;
国内其他企业也积极投入研发,比亚迪年维持在21.8亿的规模,亿纬锂能年投入了13.8亿元的研发,孚能的研发费用率保持在高位水平,国轩高科也达到超过了10亿元的量级。
成本:宁德时代与海外龙头同样保持成本优势
对比海外电池厂,宁德时代年毛利率领先LGES达11pct,-3Q收窄至4-5pct,主要是LGES受资源涨价扰动更小;SKI目前还处于亏损状态,三星SDI以储能、3C为主,动力电池盈利能力预计也要低10pct;松下动力电池年营业利润率提升至5%。
如果从宁德时代海外主营业务的毛利率来看,、年分别达到27.6%、29.3%,竞争优势明显。
成本:本轮周期海外企业长协,成本有所受益
年,宁德时代和LGES的毛利率差距是有所缩小的,分析来看,LGES在-3Q的正极、电解液采购价格方面,较年几乎没有上升,在资源涨价的背景下,预计与LGES有较多的长单锁定有关。国内锂价和韩国进口锂价走势也可以说明这一点。
不过宁德时代在材料采购成本上还是较LGES具备优势,尤其是隔膜环节,与工艺路线有关;稳态条件下,宁德时代采购国内的电解液、负极、正极材料成本也将低于LGES,主要得益于宁德时代背靠国内的供应链体系。
:特斯拉规划宏伟,宝马、戴姆勒等积极跟进
海外动力电池市场比较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