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哪里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jiankang/250407/g9vdmle.html10月25日,满载出口货物的5个集装箱在淄博保税物流中心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完成海关申报验放手续后,搭乘淄博到青岛港码头的铁路班列鸣笛起运。27日,该批货物运抵码头后自动完成口岸通关手续直接集港装船。这是济南海关和青岛海关携手推进山东内陆港铁路多式联运物流通道建设的首批货物,标志着山东内陆区域与青岛港快速物流通道具备正式运行条件。
实施国际物流通道建设是山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贯彻落实“六稳六保”的重要举措。年初以来,济南海关和青岛海关按照海关总署稳外资稳外贸的系列部署,全力支持“内陆港”建设,针对山东内陆地区外贸企业实际,建立了联合工作机制,强化调查研究,了解企业诉求,创新监管方式,实施精准服务。济南海关以铁路多式联运为抓手,优化现有的铁路出口转关流程,推出了“铁海E通”作业模式,与青岛海关“陆海联动海铁直运”内陆港监管模式无缝对接,实现了跨关区物流数据交换和海关作业手续自动对碰核销。
与原有方式相比,新模式依托信息管理系统,打通数据传输通道、明显简化作业手续、切实提升运行效率。实施信任管理,直接认可企业的出口集装箱的商业封志,省去了原来需要逐箱施加海关封志的作业环节;系统自动采集集装箱号、商业封志、申报信息等物流数据,并传输至港口,实现了物流数据共享共用,口岸海关原则上不再对货物进行查验,有效避免了甩船风险;以物流信息作为数据底帐,由系统自动完成申报信息口岸核销,用数据传输代替了传统的口岸代理操作手续;依托各环节数据的自动采集传输,支持物流参与方精确安排物流作业,实现铁路运输与海运口岸船舶作业的无缝对接,为下一步推行“抵港直装”、“区港联动”等作业模式打下了基础。
山东港口物流集团多式联运部王进副部长表示:“依托海关推出的新模式,打通了陆海数据传输瓶颈,实现了铁路运输完美对接海运船舶,货物抵达港口后就能直接集港装船,真正将山东的出海口搬到了内陆地区企业家门口,有效规避了延误风险,让客户既省心又放心。”
淄博内陆港开通了,货物只需要4小时就可以从淄博保税物流园区运抵青岛市黄岛港,而以往汽车运输需要8小时甚至更多,这种便利让山东省药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外贸部主管唐乃强满心欢喜。山东药玻公司作为淄博内陆港“铁海E通”1.0版试运行的首批“尝鲜者”,10月25日,该公司4箱货值美元的玻璃瓶从淄博保税物流园区铁路线发往青岛港,目的地为印度尼西亚。“今年受疫情影响,外贸业务压力很大。此次‘内陆港’开通后,港口功能前置,我们在家就能完成租船订舱、申报、查验等出口手续,进港就等于进关,出港就是出关,大大提升效率、节约成本,这是重大利好啊!”唐乃强说道。“这省去了之前从沿海港口办理出口手续所消耗的堆存、装卸时间和查验费用。”
“不靠海”是淄博等内陆城市发展出口的掣肘之一,有了“内陆港”,企业可在淄博实现快速通关,相当于“家门口”有了“出海口”,大大便利了企业出口业务。“综合考虑,物流成本将节约10%-20%。”山东中外运弘志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五林说,此前淄博的出口货物一般要通过公路运输到沿海港口,班列运输相对公路运输有着明显成本优势,并且遇到大雾、大雪天气,汽车可能停运,班列仍可正常开行。
年伊始,淄博携手海关、港口等多部门加强内陆港、海铁联运布局,初步建成东连日韩、西接欧亚、北至俄罗斯、南到东南亚的海铁联运国际物流大通道。作为山东省重要的工业城市,“借港开放”是淄博多年的目标和追求。在家门口即可完成出口货物交运,规避了延误风险,提升了作业时效,让进出口企业更加省心放心。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孙源泽通讯员董晓沅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