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海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Ian打破成见,起而行之,是我们彼此 [复制链接]

1#

《ian》是出自阿根廷,根据真人故事改编创作的一个动画短片,在世界范围内,感动了无数人。

男孩ian出生时就患有脑瘫,饱受病症折磨的他不仅无法自由行走,言谈也备受困扰,但他也有跟同龄孩子一样的渴望:想有朋友,想融入快乐的群体生活中,想沐浴在阳光下开心玩耍。

但因为身体原因,造成的自卑与不自信,让他恐惧自己融入群体后会受到歧视,欺凌和漠不关心,经过三次由内到外的情感挣扎与历练,lan最终获得了小伙伴的认可与接纳,成功融入团体之中。

ian在球场外从徘徊纠结到勇敢闯入的三次情感挣扎,与初入社会时的我们所走过的心路历程一般无二,而动画在技术层面的创新设计,则更大程度地强化、加深并升华了这样一个故事主题——打破成见,起而行之,是我们彼此接纳,认可的最优解。

因此,作者将在本文第一二部分逐次分析lan勇敢融入群体过程中,三次由内而外的思想斗争与行为选择的成因,以及动画在画面、人、物设计上的创新对故事主题的加成,在第三部分分析并总结在现实生活中,当身为特殊群体或正常群体时,我们该如何看待自己,双方如何相处才能达到互助共赢。

1,ian三次打碎自己重建的过程,犹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蓝天白云下,一群孩子欢快的在球场内奔跑跳跃,吃喝玩乐的不亦乐乎,球场铁丝网外,神情抑郁的男孩lan坐在轮椅上,眼巴巴看着球场内无限向往。

他好想进去坐在绿草如茵的草坪上跟小伙伴玩游戏,坐在原木小桌子前美滋滋喝着饮料跟大家聊天啊,可这一切都只是他近似绝望的幻想,因为他知道自己跟别人不一样,进去之后他一定得不到小伙伴们的欢迎,迎接他的只有无休止的嘲笑与歧视。

①大多时候,使我们畏缩不前的并不是真正对手,而是自己吓唬自己的假想敌

lan第一次穿过铁网跟小伙伴坐到到一起喝饮料,别人只是专注地看了他一眼,lan便毫无来由的紧张起来,浑身发抖,手臂抽搐着打翻杯子,整个人像风中落叶一样被抛掷到身后铁网上,碎成千万片。

画面回到铁网外,lan依旧坐在轮椅上,用力闭上眼睛,泪水悄然滑落,原来这一场勇气之旅只是他悄悄在心里的幻想,他遭遇的只不过是一些假想敌。

假想敌是安全感重度缺失的映现,来源于内心深处的自卑与不自信。

去非洲大草原的旅客都会被导游或当地人一再叮嘱:遇见狮子时千万别拔足狂奔,静止不动才是上上策。

他们说狮子视网膜分辨率很低,静止不动的人对它来说跟一棵树没啥区别,但你只要一剧烈运动动,它就会认为你是个极具危险的大家伙,从而紧张起来发动攻击。

人为什么一见到狮子下意识里就要跑呢?

因为我们在那一刻把它想象成了要吃人的假想敌!

我们人与人之间何尝不是这样,都拘泥在自己的成见里去设定对方立场,并作出相应反应,这错误的反应往往会招来你最恐惧的打击。

生意场上以己度人,做出自认万全的应对策略,却招来对方处处挖坑,时时下套的疯狂报复。

感情生活里,随时翻看男(女)友手机,出门位置必须共享,与异性出差公干必须提前报备,最终梦想成真,劳燕分飞。

在婚姻生活里活得像个侦探,每天监控监视配偶的一举一动,寻找他疑似出轨的蛛丝马迹,不少父母更是以爱之名遥控子女,最后离婚的离婚,出走的出走。

那么如何避免陷入总是制造假想敌的境地呢?

首先,接纳存在缺陷的自己,接纳所有已经发生的事情,无论好坏不回避。

其次,不要对外人或自己赋予过度的期望,脚踏实地,一步步的通过学习工作,提升自己,怕什么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最后,这种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时间的有意识地磨练自己,不因一时无法完全掘弃假想敌的习惯而自卑,获得自信的快捷方式就是无条件地去爱不完美的自己。

②越过假想敌后的第二个劲敌,是我们超级脆弱又极度敏感的自尊与自卑

lan第二次鼓足勇气穿过铁丝网,一个小女孩过来跟坐在地上的他玩耍,当他们跑去滑梯上游玩时,lan忘了自己双腿残疾不会走路,起身却追时重重摔到地上。

在听到一个朋友的疑似嘲笑声后,他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自信再次崩溃,整个人飞撞上铁网又一次粉身碎骨,当然这一次还是默默坐在铁网外轮椅上lan的幻想,妈妈不忍看如此伤心,扭转轮椅要带他离开。

我们看到,lan的自尊心与自卑心同样强烈,不允许他听到任何怀疑的声音,对自己设定如此高的要求,即便是圣人也难以做到,何况一个身有残疾的小孩子,这样的人生可以想见,该是多么痛苦而无助。

超级自尊与自卑是一对片刻不离的双子星座。

自卑到极致的人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所以对外界的一切反应都很敏感,拥有强烈的自我防卫意识,任何风水草动都会被他们自动归类进对他人格的鄙视与歧视,从而疯狂反击或选择自我封闭。

生活中那些自卑严重的人,往往别人随意的一个眼神她都能衍生出一千种解读,然后深陷其中,因为每种解读都是针对自己的精准打击,如此循返往复导致不停的自我折磨,犹如身处地狱。

超级自尊与自卑的消除要从两方面下手。

首先,从自尊层面去认识世界的博大,宇宙洪荒中我们每个人微如草芥,百年不过转眼一瞬,就像苏轼在前赤壁赋中说的那样: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我们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颗粟米那样渺小,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羡慕长江那样没有穷尽。

其次,从自卑层面去认识到人生独一无二的珍贵,不管你如何看待自己,你都是这世界上唯一的独一份,仅凭此也该好好爱自己,不无谓的伤春悲秋,自怨自怜。

苏轼在此后又说: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

③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行动永远是治愈一切恐惧的的最优解

lan拒接了妈妈的好意,倔强的转动车轮冲过了铁网,当所有小伙伴诧异的目光聚焦在他身上时,lan的内心又开始忐忑起来。

于是他的部分身体再次碎片化,而且急速后退,他双手死死的把地面抓出数道沟痕。

这时一个黄发小女孩主动伸手拉住了他,另外小伙伴见状也跑过来一起助力。

大家相互拉扯着被狂风卷积着朝外急退的lan,随他一起撞上铁网被切割成一堆堆碎片,然而就在他们这些碎片坠地的瞬间,铁网消失了,他们大家也都迅速凝结起来恢复了原形。

首先,没有行动力的计划想一千遍,也不如起而行之的一次蹒跚。

当lan真的付诸行动后,才发现那些歧视、非议大都是假想敌的同类,他们的统一属性是见光死,当然也会遇到困难,但只要心态上不畏惧不退缩,一切都不是问题这个世界没有想象中那么好,也没有假想中那么差。

就像我们为旅行提前制定的完美的计划永远不会出炉,想等攒够钱再出手,就永远也去不了心爱的地方旅游,买不到心仪的房子,想等灵感涌现再写字,文章就永远是未完成,因为所有的一切成果都包含在行动里!

其次,身处密林中的人,无论朝哪一个方向坚持行走,最终都会走出迷林,只要不停止脚步,裹足不前。

2,创新的画面配色与物的暗喻,人的形象设计是对主题的深度加成

虽然全片仅有十分钟长度,但在配色与形象设计上毫不含糊,且达到了一定高度上的创新,对故事主题的烘托与映衬不遗余力。

①画面配色对比性强,将人物内心情绪与情感完美呈现出来

该动画的画面配色非常清爽清新,无论火红金黄的树叶,与蓝天相映成辉的淡蓝沙地,还是在草坪上奔跑玩耍,游戏嬉戏的孩子们,以及他们各种可爱肤色,身上的暖色衣着,到处洋溢着一股春天的气息。

而故事主角小男孩lan却一身灰色,怔怔的坐在同样灰色的妈妈推着的轮椅上,看着铁丝网内欢快的小伙伴们玩耍黯然神伤。

ian眼中对自由奔跑生活的渴望与身体上残酷现实的对撞,外部世界暖色调与lan母子身上的冷色调对比,将他渴望又绝望的心情彰显无遗。

②画面中把lan跟小伙伴们隔开的铁丝网,其实是存在于不同人群里心里的固有成见,网的消失暗喻了人之间隔阂的消融

画面中的网看似只有一道,但我们知道其实每个人与他人之间都隔着一道无形的网,是我们的习性成见组成。及保护我们也割断了我们与外界的无数个可能。

首先,Lan面前那道网是强烈的自卑与自尊杂糅而成,所以他听不得任何嘲笑猜疑的言行,一切外界意向都会让他朝被歧视的方向猜测,对于平常人来说微不足道的一个小小举动,都能成为让他万念俱灰的暗示。

但lan的可贵在于尽管内心有如此创伤,性格如此敏感,但他从未有停止对外界的探索与向往,一个人只要不固步自封,就有百倍希望。

其次,小伙伴们面前那道网是由对lan的好奇与另类感组成。

在小女孩带头下,大家齐心协力拖拽要飞出铁网的lan时,他们面前的网也消失了,这暗示着他们内心对lan从抗拒到接受的蜕变过程,这更是一次了不起的打破重建。

最后,网其实是他们在各自生活经历中形成的成见,网的消失代表着大家打破成见接纳了不完美的彼此。

③动画人物形象设计别出心裁,每个人都由一个个小方块组成,遇到不可抗力就会碎成一地,但又会因为执着力再次凝结成人。

孤独忧郁的lan渴望融入到群体当中去,但又害怕被群体排斥,在网外幻想了两次进入群体后的假像,每次都是稍一被人质疑就引起他极度恐慌,他痛苦的颤抖着企图坚持住。

但越忍越惶恐,手臂一点点化成碎片,整个人被狂风卷积着狠砸到铁网上,撞成一地五彩斑斓的碎片,那一堆碎片就是lan饱经打击,无数次碎裂又自动愈合的心啊这是片中最让人感触的地方,相信击中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那一部分。

第三次lan又鼓起勇气,不惜粉身碎骨也要闯进铁网,当一堆碎片在小朋友们面前缓缓凝结成半跪在地上剧烈喘息的男孩lan时,大家都惊呆了。

所以当lan再次被狂风卷起要摔回网外时,齐心协力抓住他不放的小伙伴们被网切割成一堆堆碎片,但在网消失的同时他们也一个个慢慢凝结复原成新的自己,这里所说的新是指大家彼此打破隔阂与成见后的新生自我。

3,动画的现实意义:不同群体合作互助中诞生的双向治愈

ian在现实中是生于阿根廷的一个不幸男孩,一出生就患有脑瘫,像其他同龄孩子一样,他也想要有朋友一起开心玩耍,不跟普通人一样的是,他需要额外的努力才能交到朋友。

歧视,欺凌和漠不关心使他远远在他心爱的操场外徘徊不前,但lan不会轻易放弃,他的努力会让他实现目标。

ian的勇敢努力使得小朋友们改变了对残疾人古怪又荏弱的既有成见,同样,小伙伴们的温暖友情也融化了ian孤独已久的心。

现实中我们每个人身边都有不少身体残疾的伙伴,虽然大部分人都对他们同情并提供各种帮助,但仍有一小部分人以欺凌残疾人为乐,从别人的肢体残缺上寻造自己那点可怜的存在感。

①有各种障碍的人们总会成为一部分人歧视,攻击的对象,从嘲讽捉弄比自己弱小者行为中获得可耻的存在感

存在感就是当自己对别人和事物产生影响时,自己的感觉。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找存在感,大体来说有两大类:一是以建设性方式达成,二是以破坏性行为促成,上面通过欺凌弱小与残疾人获得存在感的就是后一类人。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越是那些事事无成的人,越会对比自己弱小的群体持有强烈的偏见,阶层观念森严,对上低到尘埃里,对下严苛到骨头里。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存在感必须从自尊自信中诞生,打击诋毁别人并不会让他获得想要的东西,只有强大自我,扩展认知,提升自己,用高超的人格影响他人,用善意去帮助他人,才能获得长远而持久的存在感。

②不是每个人都能像ian一样勇敢,很多人只尝试了一次就放弃,并觉得失败是理所当然的结果

习得性无助就是这种屡屡被挫败后形成的一种可怕心理,认可了自己将一辈子事事无成,不再努力进取。

ian之所以最终梦想成真,并不是他格外幸运,而是他虽然屡遭打击却没有选择彻底放弃,他一直抱有希望,拥有自信,而不被几次打击就习得性无助的绝望认知。

如何培养强大的自信心?

首先,尝试给自己树立一些触手可及的小目标,渐次增加自己的成功自信,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焦急焦虑,急于求成,把一句话送给朋友们并自勉,急事慢做,手紧心松。

其次,要意识到成功自信并不一定是非要做出什么卓越贡献与成绩,自信是一种健康的心态而不是对外界的证明。

最后,事实上ian并不孤单,每一个残疾朋友也不要认为自己无可依靠的孤岛阿根廷有万残疾人,而在世界上的残疾人数则超过了十亿。

③让我们在合作互助中双向治愈

残疾朋友的缺陷很明显,但我们健全人的缺陷隐藏在内心不易察觉。

残疾人可以针对自己的缺陷用科技外力加以弥补,甚至把身体缺陷短板发展成有利自己的长板优势。

但外在健全的人从不认为自己有缺陷,即使明知自我的缺陷,也隐藏并讳忌提及,直至因此遭受人生重创。

我们一定要取得这样一个共识:大家都不是完美的个体,只有打破成见彼此认可,接纳,互帮互助,才是实现共赢的唯一途径。

结语

美好的世界那么令人向往,多姿的人间更因不同群体的存在而丰富多彩,不管是残疾群体,还是健全人群,大家都一样是这个世界的创造与拥有者。

我们要主动打破横隔在不同群体间的自我与成见之网,接纳,认可对方,互帮互助,相亲相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