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暖心公益活动 https://m.39.net/pf/a_4636739.html这是我们讲述的第58位真人故事
口述
珍珍
编辑
小柒
我是珍珍,90后女孩,来自山东滨州的一个农村。
当地有着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家里人都希望我是个男孩,尤其是老人们。
还好父母开明,给了我足够多的爱,别人家孩子有的,我都有,别人家孩子没有的,妈妈也会尽力满足我,让我的童年生活过的有些“优越”。
我也从小被妈妈教育要出人头地,走出农村。
当时村里很多女孩子辍学回家种地,或者出门打工赚钱,爷爷也认为女孩子读书没用,能认识自己的名字就可以了,还没到初中就怂恿我爸妈让我早早辍学回家,等到合适的年龄找个婆家嫁了,所幸妈妈极力阻拦。
在原则面前,面对说一不二的爷爷,一向隐忍随和的妈妈怒而反抗,以此捍卫女儿上学的权利。
(在三亚的我)
妈妈发誓一定要把我培养出来,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我考上大学,证明女孩并不比男孩差,这一幕深深烙在我幼小的心灵里。
我的这种情况在老家也是司空见惯,很多家庭终日为了生计奔波根本顾不上孩子的教育问题,村里已经好久没有大学生了,考大学这个目标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深深的扎根在心里,我的人生也是第一次有了清晰的目标。
我9岁那年,妹妹出生了。
又是一个姑娘,家里老人们不满的情绪表现得更强烈了,就连妈妈坐月子都没人照顾,家里老人就给了一口锅让她自己做饭吃。
妈妈自己做饭、自己带孩子,有时候还得下地干活。妈妈经历的这些辛苦、心酸让我更坚定了走出去的信念,我绝不能让妈妈失望。
(我和我的妹妹)
初中的时候,我的机会来了。
那年,省重点高中的初中部正在面向全市招生,农村的孩子有机会通过考试到市里上学,虽然学费比在乡镇上更贵,但我坚信只要考进去自己就离目标更近一点。
如果没有这次招生,我的命运很可能就是中考结束后落榜在家,早早结婚生子······
我顺利通过招生考试成功进入省重点高中初中部,那一刻,全家人都显得非常兴奋,连爷爷都觉得我很争气,对我露出难得的笑脸。妈妈更是倍感自豪,仿佛自己精心照料的兰花不负众望的开出娇艳的花朵。
在市里上学我只能住校,看到城里的孩子吃的好、穿的漂亮,还有自己的手机,这样的对比,让我内心深处产生了自卑感。
可能是越自卑越想证明自己,每天我都像是打了鸡血一样,课间休息时间都不想浪费,晚上熄灯后还要打着手电筒复习当天的功课。
(在云南做海娜手绘旅行)
坚持是一棵会开花的树。只有懂得努力并坚持不懈的人,才有可能开出灿烂的花。所幸我的汗水并没有白流,自己的成绩一直不错,并顺利直升市重点高中。
苦学加苦练,正当我以为找到了学习的密码时,高中不断下滑的学习成绩让我明白,很多时候,方法比勤奋更重要。
进入高中我还是沿用着初中的学习方法,刚进班级时,我在班里排名22名。我把高中学习想得太轻松了,就定下了年底考进前10的目标。但是我越努力越退步,感觉自己也难逃“女生到高中学习就下降”的厄运,慢慢的我对自己也失去了信心。
失去信心的我,经常问自己面对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我真的只能是个炮灰吗?
有人说机会永远留给意志坚定者,从不青睐摇摆者。
高一下学期,学校开设了美术、音乐、体育等兴趣班。参加兴趣班学习的同学,走艺考这条路,考上大学的机率就大大提高了许多,唯一一个问题就是学费高。
内心浇灭的火苗又被重新燃起,这是一次机会,我一定要抓住,我想学美术改变自己的命运。
(我的美术作品)
小时候,我就很喜欢画画,还在绘画比赛时获过奖。但是由于当时农村教学条件有限,美术课就开设了三年,之后就没有美术课了,画画这件事也就搁浅了。
这次美术兴趣班的开设,让内心深处扎了根的美术开始发芽,同时它还可以圆了我的大学梦,就是不知道爸妈能否拿得出来这些钱来。
周末回到家,我把学美术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听后说要和我爸商量一下,最后他们爽快的同意了。
父母的支持,有时候远远超乎我们的想像。这种支持就是一种力量,是我在美术这条路上走下去的动力。
踏上了美术这条路,我才发现画画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容易。我所以为的那点兴趣,对于专业美术来说不值一提,但是,既然选择了远方,便要风雨兼程。
在校期间我跟着老师学,寒暑假就去培训机构学习,虽然很努力的在学、在画,但绘画水平仍然提高缓慢。为了更好的学习美术,我决定去北京报班学习。当时爸妈把我送到了北京,开始了几个月的封闭学习。
(我的绘画作品)
那段日子,我既想家,又想着不能辜负了爸妈的苦心,要好好学画画,一天一天的就熬了过来。令人欣慰的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的绘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经过两年的努力,高考时我感觉自己发挥得不错。查成绩时,分数超过了二本线。那一天,妈妈激动地哭了,多年以来的期盼成真了。
报考志愿时,我选择了山东济南的一所大学的设计专业,但是天不遂人愿,我被调剂到安徽的一所大学。我不想去安徽,那个地方离家那么远,我向往的城市是北京。
当时有许多北京的专科院校给我打电话,让我去北京读专科。我很犹豫,学历和城市的纠结,让我不知道如何选择。
这时在北京创业的表哥给我分析了利弊,建议我去安徽读本科。我决定听从表哥的建议,去安徽读本科,学习美术学专业。
(在三亚摆摊做海娜手绘)
人生就是由一系列的选择组成的,每一次的选择都作数,我的这次选择也成为我今后事业的敲门砖。
大学考上了,我达成了妈妈的愿望,但是这样的我就出人头地了吗?我就有出息了吗?答案未必是。
高考决定命运,很多人就把通过高考,考上理想大学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达成目标之后,却不懂得重新规划,设立新的目标,很多人就会陷入失去目标的迷茫之中。
就如同在大海里航行的船只,没有灯塔的引领,只能在海上漂流不定,而我也是迷茫一族的成员,这一迷茫就是10年。
有人说,大学是天堂,是快乐美好的地方。走进大学,所有的一切都是崭新的,也是未知的。我就像刚飞出笼子的小鸟,开始展翅飞翔。
我要活出我自己,努力去尝试一些新鲜的事物,打破小时候家里人给我的乖乖女标签,我要自己定义自己的标签。
在学校里,我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比如创业面试演讲比赛、学习委员竞选、学生会面试、院系的演讲比赛等等,还会给学校的报社投稿发表文章。
(大学期间参加面试模拟大赛)
所有的这一切,让我发现自己是可以站在讲台上,面对众人进行演讲的,不再是小时候内向的、不敢说话的乖乖女,我感觉自己在前进。
假期的时候,我的生活也是多姿多彩的。我和同学一起开设辅导班,去美术机构做兼职老师,去移动营业厅当导购员,去餐厅做服务员,凡是自己能想到的,想干的事情都想着去尝试。
大学四年里,我尝试着所有我想做的事情。表面上看起来我很忙碌、很充实,其实都是假象,身体的忙碌并不代表心灵的充实。
当初考大学是妈妈的期盼,我并不知道考大学对于自己意味着什么,只是像身边的人一样,按部就班的努力学习。我希望自己可以完成爸妈的心愿,让他们开心。
妈妈希望我可以出人头地,那我就努力出人头地。但如今细想“出人头地”“成功”这些词具体指的是什么?没有答案,爸妈给我的目标就是这些大而空的词语,而我也不知道到底什么是出人头地?
(大学毕业了,未来不可知)
我一直在寻找答案,去尝试所有可以让我出人头地的事情。然而越寻找,越迷失方向。所谓的出人头地却成了我的人生枷锁,让我无法好好的做当下的事情,还要背负着这样的枷锁继续前行。
没有规划的人生叫拼图,有规划的人生才叫蓝图;没有目标的人生叫流浪,有目标的人生才叫航行。走出大学校门的我开始在社会上流浪。
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是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我的梦想是什么?是出人头地。出人头地也许就是赚大钱。
当初高考报志愿的时候,我想学设计,这个念头在大学四年里一直在脑海里。
大学毕业后,我决定跟从内心,去北京学习设计,找了份设计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我发现设计并不是自己想像的那样,设计需要灵感,我想到一个点,可是却总是达不到。
没过多久,我就觉得自己不适合做设计,索性也就放弃了。
(在外旅游)
这个时候路该往哪?我不知道。当时班里的同学有的去读了研究生,有的去当了美术老师,有的去考了公务员,感觉每个人都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天地,而我仍然在漂泊。后来我也尝试着做过美甲、做过设计,但都无疾而终。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逛街的时候,我发现了海娜手绘。一个小姑娘在那里给顾客绘画,一会就画完一个,一次三十,五十的,感觉很赚钱,我想对于我这个美术生,这太简单了。
我很幸运,碰到一个老师做海娜培训,我就跟着她学习,当她的员工,帮她看店,在她店里呆了几个月,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日子过的也很开心,感觉自己找到了自己喜欢又合适的工作。
海娜手绘不仅仅可以开店、摆摊,还可以带着海娜去旅行,就是一边旅行一边绘画,想来是个浪漫的事情。
工作中,我跟各个地方的海娜手绘交流,其中三亚的一个摊主想和我合作,她有摊位,我有技术,就这样我们一拍即合,我也开始了自己的海娜旅行。
(海娜手绘)
在三亚的日子是浪漫而又快乐的,一晃几个月过去了,自己也很满意自己的状态。但是这种飘来飘去状态,让爸妈越来越担心了。在他们眼里,我这样的工作不稳定,也不靠谱,他们希望我回山东老家找个稳定的工作。
在爸妈每天的电话催促下,17年底,我听从家里安排回到了老家,结束了在外漂泊的日子。
回到安稳的小城,我才知道在我悠哉旅行的时候,妈妈在住院,他们却没有告诉我,这让我很内疚。回家后,妈妈已经出院了,身体也恢复了。但是没过多久,爸爸的身体出了问题,做了个小手术。
爸妈的这两次手术让我想了很多,我觉得我不能往外跑了,不忍心了,作为长女,我应该担起责任来。
我决定暂时不出去了。
过完年后,我就开始找工作,由于专业的优势,很快就在滨州找到一份美术老师的工作。
因为是科班出身,一来到这个培训学校,就得到了总校长和园区校长器重,他们主动申请名额送我去总校培训学习,提升我的专业能力,让我快速成长为独挡一面的美术老师。
(在老家做美术老师)
工作的时候,我很认真,忙碌而又充实。
但闲暇时间,我却感到很失落,和同事格格不入,这种格格不入不是关系不好,而是她们聊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