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中秋矣,家人疫隔于四海;拟与学生同庆,学校又防控学生不能出,乃思如昔年中秋独登泰山故事,自往对月。
唯玉皇顶桃花峪甫游览之已,故当别寻名山,恣我游心,并度佳节也。以是遂飞成都。
青城派掌门刘绥滨来迎,宴于都江堰海棠苑。花木扶疏,泉激石润,盖雨后山川出云之时。云由岫起,山乃如城,浮于天半。自余都江堰文庙不办以后,久已未来,山灵迓我,竟如是耶?当年于废墟中重建孔庙、复兴礼乐,文教声华虽动世界,而本地人心不孚,功弗能继。今则天心既朗,滓翳尽去,故尔青苍可喜焉。
川大徐新建、华侨大学*海德诸兄亦至,同往太极书画院听青城隐士陈大华尺八、杨漫蜀派古琴,余亦做太极八卦形意之舞于其间。意酣而入青城,访太清宫于金鞭岩下。
宫始建于唐,为龙居寺。清改道观,民国时林森为题今名,属全真龙门派丹台碧洞宗。地震残毁,蒋信平道长不久亦羽化,其嗣杨崇康主持扩建至今,清修茹苦,不改其乐。
次日徐新建约我吃柴火鸡于清庐漫味。新建顷主持川大文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及“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故同来者如李裴、完德加、张意、赵靓、郭一璇等多为道教、民族学中人,相与讲论,不觉夜晏。某君曰:“先生少时,脱颖之锥,不免伤人;中则鹰扬牧野,鸿飞冥冥,难以意测;近如熊猫矣,言行纵不当世用,人已颇能叹赏。”吾曰:“子真川人也,但知熊猫。幸而爱猫及我,固亦不恶!”
*海德兄另约重玄子李刚、社科院李远国、四川音乐学院甘绍成,及王家祐先生两公子修慧、修和等来聚。大抵数十年讲习道教老友也。李刚近在贵州龙场修道,甘绍成甫于乡间采集道教经唱,海德则自泉州倦游返,旧雨联镳,殊不易易。修和特奉王大爷遗著《道教论稿》来赠,弥增感喟。
老友汇聚者,尚有川大曹顺庆夫妇等。迩来顺庆稍得闲,可亲园圃而赏青山矣,门庭龙象,气象亦多不凡,可喜也。
又与丁鹏晤得会峨眉派掌门吴信良及其弟子陈玉民。峨眉五花八叶,支派甚多,技击各有所长,先生善能综理之,着有擒拿摔打及蜀中武术考证之书数十种。故余所办武林大会、侠文化节皆请参加,游行演武于北疆、莱芜、南京、北京、安阳及龙泉驿各处。今日相见,讲论欣然。
弟子*静则来邀往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张献忠沉宝处。
俞忠良《流贼张献忠祸蜀记》尝云:“隆武二年丙戌九月十六日,献忠离成都,率贼营男妇百余万,操舟数千,蔽岷江而下。都督杨展起兵逆击之,战于彭山之江口。展身先士卒,遣小舸载火器以攻贼舟。风大作,舟火,士卒鼓勇,皆殊死战。贼败。贼舟多焚,所掠金玉珠宝及银鞘数千万,悉沉江底。”近年围堰考古,正符所记。
虽然,考古不自此事始也。民国三年,法人色伽兰即在江口梅花村发掘崖墓三座。三十一年,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又于该处发掘古墓七十八座,其中汉墓七十六、汉砖墓二座。出土文物,辄存南京博物院等处。其后考掘不已,已知现存崖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盖此地于秦时已置武阳县,商渔要道,至汉愈为鼎盛。王褒《僮约》遂有“脍鱼炮鳖,烹茶尽具”“牵犬贩鹅,武阳买茶”等语。此最早之饮茶、买茶、茶市记载,武阳繁华,可見一斑。
此地又有彭祖山,养生仁寿之乡也。北宋至道三年定天下为十五路,眉山属西川路,彭山则眉州下辖县。眉山闻人苏轼养生仁寿之性、饮茶之好、道教之渊源,殆皆风俗地气所染欤?
苏轼祖父苏序即信道,屡携轼出入道观,又令其随天庆观道士张易简学。学而仕,竟不能返。陆游《眉州披风榭拜东坡先生遗像》云:“故乡归来要有日,安得春江变酒从公倾“,徒妄语耳。人未能归,归来者仅一官衔,曰“提举成都玉局观”而已。
今蜀人既多不知此等事,又颇随佛徒声口,以佛以禅胡乱涂饰东坡居士。不知洪迈《夷坚志·丙志》卷十三尝云“东坡在海上尝自称铁冠道人。”可见道人居士,立名随兴,何可泥看?
况居士之名见于《礼记·玉藻》。郑玄注:居士,道艺处士也。《韩非子》中即有任矞、华仕等居士,后世佛道中人或因袭之。俗子无知,误以为既号居士,即是佛徒,致使青莲居士李白、香山居士白居易、东坡居士苏轼、易安居士李清照、石湖居士范成大皆成迦罗越(居士,梵文grha-pati)矣。
如此憾事,顷不可问,盖武阳彭山江口皆已衰入史册,沿江吊脚楼数千所,亦成危房,仅合江亭等处可以茶歇吊古。山川市镇,兴废尚且不恒,况人事哉?
合江亭乃彭山区东山水利工程处。余于该处访得“梦江亭”“葵华亭”两篆文小门匾,则旧时茶庄酒馆青楼花亭,而为公署利用也。两江坐对,流水青山,俯沈宝而思往事,清茶一瓮,浊酒数杯,谁不息心忘机耶?
兹日成都平原风景又特异。天净云散,日华晴蔼,蜀犬无吠,四宇朗然。青城山、西岭雪山、四姑娘山、贡嘎雪山,一时俱出,得未曾有。觉老杜“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云云,犹是虚做对仗而已。
茶人邹勇、邓奕夫妇,成都大学蔡育坤夫妇同来茗话,颇尽欢愉。并同往双流金桥镇鲢鱼社区潘家沟访乔大壮先生墓。
乔先生于抗战胜利后即与许寿裳、台静农诸公抵台,建设台大中文系。李玄伯、钱锺书莅台参访,亦由彼接待。俄而许被杀,乔不能安,遂返大陆,忽又自沉于苏州梅村桥下,一世皆惊。吾师台静农先生有文吊之,并刻其词集《波外乐章》以传。台人爱其篆刻,又为刻《印蜕》,推重不在*牧甫下。
今年暑间游大连,山安堂李元兄曾以乔先生重刊诗词集相赠。方欣盛缘也,不意今又因*静而访得其圹,缘会诚不可思议。
然鲁迅尝集《离骚》“望崦嵫而勿迫,恐鹈鴂之先鸣”二句为联,请乔先生书之。今先生墓前亦镌此。激昂自振之情,竟成忧生念乱之语矣,观之叹叹!
已而游彭镇老街,春波路、马市坝街、观音阁老茶馆等处。近年古镇文旅产业蔚然成风,而利病互见,此等处,毋宁保存为佳。
又往郫县,参谒扬雄墓,并在清水河畔茗坐。风声水语、鸟鸣芭蕉,几不做归计想。
老拳师骆开成于水畔为我演示芦林精拳、黑虎拳。谓该派祖师由江西来,人问其拳何名,指江上芦花曰:我拳即是也。拳走麒麟步,踩梅花桩,有金星点斗、盘流水扣打等,今不经见矣。一级裁判吴道奎先生则出身南拳僧岳门,另为我说其习艺、施教、办武校之经过,顷又以园艺为郫县盆景协会会长,文武兼资,怡然自乐。
月至中秋,则*静契兄弟陈万福、刘浪、冯旭东等,皆挈亲眷来,于名雅山庄湖荷间游赏之。叶绿翻波,红衣未褪,二三茶庭,点缀湖脣。
回想中秋之前数日,大雨,诸君曾与我集于龙泉驿桃花源陈万福家中。万福烹牛头、成都民乐团团长*维志奏胡琴,亦甚乐。然当时但聆“二泉映月”而实不见月,此夕始有西子洗净眉目以示靓于天下之感。清空一碧,光华四照,非人望月,实是月来摄人,无处可逃。既不可逃,遂坦然受之、沐浴之、歌吟古来明月篇以呼应之而已。
因念世间各民族皆崇拜太阳,独我国人爱月甚于日,且尤爱中秋之月,他族无此节庆也。然秋月固然甚美,其与春花冬雪毕竟不同。花雪之爱,爱物恋物耳。中秋赏月,所赏乃在人情,寄相思、盼相惜、而乐团圆,如佛家四教仪所称圆教,有圆妙、圆满、圆足、圆顿诸义。其义不自佛起,自人心起也,心通月圆,故尔放大光明。
诗曰:我得光明月,来谢蜀山情。世事清浊半,劳逸略相平。纵横皆有象,明暗互阴晴。琴声一铿尔,月出已圆成。今日华阳国,华胥梦里行。
作者简介
龚鹏程,年生于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博士,当代著名学者和思想家。著作已出版一百五十多本。办有大学、出版社、杂志社、书院等,并规划城市建设、主题园区等多处。讲学于世界各地。并在北京、上海、杭州、台北、巴黎、日本、澳门等地举办过书法展。现为美国龚鹏程基金会主席。
文学人类学
组稿编辑
梁昭
审稿编辑
梁昭
值班编辑
李孟洋
在田野中发现
在书斋中思考
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主办
欢迎交流:i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