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海棠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铁骨傲霜雪幽香透国魂浅议当代画梅名家
TUhjnbcbe - 2025/4/6 17:58:00

铁骨傲霜雪幽香透国魂——浅议当代画梅名家邢久海的绘画艺术

卫斯

邢久海作品:红梅《真美乃神韵,美在悟中寻》

当代画梅名家邢久海,北京平谷人氏。生于上世纪甲午之年,与笔者同庚。前不久偶遇邢久海先生所著、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的中国画技法丛书《写意梅花画法》(以下简称《梅法》),和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画实用技法丛书《写意梅花》(以下简称《写梅》)两书,仔细拜读之后,获益匪浅,感触良多。后与邢先生交往,感觉到邢先生不仅画画的好,而且人品好。20多年来,由于业余爱好和工作关系,笔者先后接触过全国多位书画名家,也先后收藏过多位名家的梅花作品,单就“梅花”作品而言,除了王成喜的作品,令笔者折服的也就只有邢先生的梅花了。因此,很想就邢先生的“梅花”写几句话。

邢久海作品:白梅《郁香笼月》

邢久海原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曾供职于北京平谷师范学院。多年来,他认真学习、潜心研究中国绘画艺术,集古今画梅大师技法于一体,融当代画梅大家艺术于一炉,借西画透视、明暗、空间、质感、表现之方法,用洗练的笔墨表现出梅的既超俗脱凡、又淳朴自然的美的神韵,形成了他在画梅方面鲜明生动、超脱自然、雅俗共赏的艺术风格。开辟出了一片中国当代画梅艺术的新天地。

目前,世人公认王成喜是中国当代画梅大家,邢久海是继王成喜之后的又一位画梅奇才,其人、其画备受世人的瞩目。其作品在国内不仅成为人们之间传递友情的馈礼和艺术品收藏家的藏品,而且流传到美国、日本、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被国际友人收藏。

王成喜先生曾经说过:“梅花开在严冬,迎来的却是新春。它以韵胜、格高,临风傲雪,不畏艰险,冰肌玉骨,傲然挺立而成为我国的传统名花。千百年来,我国人民把它作为坚忍不拔,奋斗精神的象征;把它作为高洁刚正,雅逸坚贞,仙风道骨,不染尘埃的高尚人格象征。古往今来,我国人民崇尚梅花,不知有多少文人赞美它,不知有多少诗人歌颂它,不知有多少画家描绘它。不知有多少关于梅花的民间传说祈寄着人们的美好理想”(见王成喜:《谈画梅》)。

在我国,梅花入画始于唐代。至宋,已有《梅谱》、《梅花喜神图》等描绘、研究梅花的专著出现。历史上,我国曾出现过许多画梅圣手,如唐代的边鸾,五代的滕昌祐,宋代的释仲仁、杨无咎,元代的吴镇、倪云林、王冕,明代的陈宪章、陈洪绶,清代的李鱓、金农,清末之吴昌硕等,这些画梅名家都在历史上留下了名篇佳作。

邢久海作品:黄梅《寻常一样窗前月唯有梅花便不同》

但是,古人画梅,多表现梅的高洁、雅逸、孤傲不凡的一面,以稀,以少,以瘦为美。而当今社会,艺术应该随着时代的脚步而前进。正如王成喜先生所云:“我们现在画梅,应和我们当今所处的伟大时代相结合,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正逢伟大的复兴,到处生气勃勃,我们应着力表现梅花的历经沧桑,千年巨龙跃然而起之势;表现它“凌风傲霜踏雪来,不尽生机布新春”,“万花敢向雪中出”,“清香散作万里春”;表现它蓬勃向上,不尽生机,不屈不挠,愈挫愈奋;表现它顽强、高洁、朴实、有活力。看了以后,让人振奋,给人鼓舞,给人力量。应画出我们这个时代的梅花”。(见王成喜:《画梅技法》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年版,3页)邢久海在画梅艺术上不仅是受王成喜先生“画梅应与时代结合”思想的影响,而且是凭借他个人的天赋与感悟,加之勤奋不懈的努力,在梅花绘画艺术上从构图布局,到配景设色,都又有所创新。难怪有人称他为王成喜先生的第一高足。

邢久海笔下的梅花,老杆曲如龙,劲如铁,新枝勃发,花开五福,洁白如玉,红似丹霞,绿胜翡翠,黄得典雅,香得深远。他的梅花作品无论是巨幅,还是斗方,从构图上看:或三线构图,或交线构图,或对角线构图,或三角形构图,或S形构图,或S形曲线构图等等,皆舒适得体,布局合理。从配景上看,无论红梅、绿梅、还是黄梅、白梅;不管是开在悬崖峭壁,还是开在庭院窗前;无论是冷月寒光下,还是冰天雪地里,皆铁骨铮铮,品格高雅,或大气凛然,或一派温馨。邢先生画梅,不仅注意主干,老枝的笔墨妙用,而且在小枝的画法上运笔灵活,他画的梅花小枝曲直交叉,有顿挫、有提按、有藏有收,千姿百态,充分展现出小枝生命上的节奏感、韵律感。

邢久海作品:绿梅《春风第一香》

他画的绿梅:《铁骨傲霜》(见《梅法》22页),冷之俊俏;然同为绿梅:《春风第一香》(见《写梅》12页),却因配景不同而使人感到暖之温馨。他画的月下红梅(见《写梅》封内页)和黄梅(见《梅法》19页),同样以《寻常一样窗前月唯有梅花便不同》命题,但红梅在冷月寒光下却显得十分俊俏、靓丽;而黄梅在冷月寒光下却显得香气四溢,安详沉稳。他画的白梅《郁香笼月》(见《梅法》27页)与黄梅《寻常一样窗前月唯有梅花便不同》是同样的景致,却是不同的命题,而给人的感觉和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却截然不同,在此,黄梅以温馨示人,白梅以圣洁显灵。

他创作的巨幅作品:《梅花本是神仙骨落在人间品自奇》(见《写梅》16页),《真美乃神韵美在悟中寻》(见《写梅》封底内页),《丹心照日月,铁杆担乾坤》(见《写梅》13页)构图新颖,大气磅礴,充分表现出梅花蓬勃向上,不尽生机,不屈不挠,愈挫愈奋,和高洁、雅逸、孤傲不凡的特有本色。

邢久海作品:粉梅《梅花本是神仙骨》

纵观邢久海笔下的一幅幅梅花,它表现的不仅仅是梅花本身的自然美,而且是借助梅花来表现中华民族的人格魅力,彰显出中华民族不仅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而且有引领世界潮流,共谋发展、共同进步、走向和平的决心。在这里,梅花表现的是人,是邢久海他自己,是我、是你、是他、是中华民族、是地球上所有的中国人!

邢久海现为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黄河书画院特邀画家,高级美术师。其作品及传略曾编入《当代书画家作品大观》、《中国当代书画家名典》、《中国书画百杰传世精品集》、《全国梅兰竹菊中国画图录集》等辞书,《中国书画报》、《中国美术》、《北京日报》、《京郊日报》、《国土资源报》、《生命世界》等报刊杂志曾对其作品作过专门介绍。4年,他被评选为中国书画百杰,部分作品编印成《中国书画百杰系列邮政明信片——邢久海国画作品选》,5年,他的八幅梅花作品入选了“中华文化名家专题邮票工程”。6年,《邢久海写意梅花画法》和《写意梅花》先后由杨柳青画社和辽宁美术出版社出资出版发行。

品读邢久海先生的梅花,不仅仅是一种艺术享受,而且能够陶冶情操,改造自我、提高自我。从邢先生的画品,就知他的人品,他就是一株正在盛开而永不凋谢的梅花。人常说:“艺无止境”,“画梅须同梅性情,写梅须有梅骨气。”邢先生时值艺术创作的最佳年华,我们衷心祝愿他的梅花艺术一路走红,再吐新艳。祝愿他,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宝库再添新的财富。

说明:此文曾载《中国书画报》7年1月25日4版(有裁节修改)。此为原稿。

1
查看完整版本: 铁骨傲霜雪幽香透国魂浅议当代画梅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