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海棠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梁繼居淮詞二
TUhjnbcbe - 2021/12/10 19:40:00
程序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jdsshang.com/shenghuo/24915.html

梁繼《居淮詞》(二)

案:余年末。往調江淮。始終學做詩詞。或論書究史。或懷鄉思故。或自我砥礪。詞無境界。調亦不工。惟微存心聲耳。

《庚子十一月十五日江淮大雪行里運河觀雪而思千華因擬詩品韻為寄》

靃靃霏霏。風雪淮揚。翩翩跹跹。婀娜貞剛。撃水作歌。鏜鏜鍠鍠。

縱橫詩筆。抒興瑤觴。馳思萬裡。脈脈馨香。家山夜夢。高閣鏘鏘。

《胡崇煒老師聯墨久張於笏山堂中每觀而似能增逸氣十一月廿二日乘高鐵反鄉擬司空圖詩品韻口占》

碑骨帖韻。允柔允剛。引縱挽橫。奇逸開張。蘭麝凝珍。黝黝古香。

摛文掞藻。浩浩其章。大音默默。自鳴鏘鏘。嘉言德范。惠我無疆。

《讀張猛龍碑》

一九九四年畢業留校工作。一般晚上都在學校二樓辦公室看書。或者寫硬筆書法評論文章。因此自己辦公桌上鐵絲檔筐最下邊也總有一兩本古帖。此詩寫於一九九六年九月。是當時下班在辦公室讀帖。按照格律所填。詩自不足觀。然彼時讀帖。及徹夜作《當代硬筆書法家批評》系列文章場景。恍如昨日。思既往而感慨。因補序記之

神工*斧意縱橫。振筆飆揚溢樸風。

透過毫端思魏法。摩挲幾遭覓刀聲。

《讀顏真卿祭侄文稿感其忠烈有作》

筆墨挾元氣。淋漓劍雨聲。

勾塗發郁怒。戰掣表丹誠。

骨鯁驚俗世。忠直震列卿。

高風光日月。書史可顏行。

《千華大雪憶當年雪中訪碑情景感而有作》

曾經掣筆朔風行。探古尋碑杖履聲。

醉念千華千丈雪。長歌浩蕩弈棋枰。

注①弈棋枰指千山最高峰仙人臺,臺上有古弈棋枰,傳有仙人于此弈棋。

《庚子臘月十五千華再降瑞雪偶憶甲申歲讀書吉大雪夜從圖書館古籍部回宿舍情景感而記之》

負笈礪學遊書海。檢索鉤沉胸次開。

塞外長天一杯酒。翩翩飛雪踏歌來。

注①一杯酒有不合平仄處。為取其意而不改。又拙句常有酒字。此非實境。取其意興而已。

《題隋涼州刺史陳茂碑》(豪韻)

《陳茂碑》。隋開皇十四年立。書刻皆佳。與《蘇孝慈墓誌》同調。書遺隸楷演進變化之折刀法。而其整飭謹嚴又啟唐初書風。庚子臘月。於千華好古敏求居展觀此拓。感而作句

韻傳魏晉有柔毫。勢啟唐風氣正豪。

精勁鋒棱尋妙法。腕抒捉管漫折刀。

《詠漢長生無極整瓦》

甲申歲讀書吉大。始關注瓦當書法。過手文字瓦當逾百。於瓦當文字書跡略能知其本末。今偶得漢長生無極整瓦。摩挲再三。欣然作歌

昂昂廊廟。烈烈雄風。植瓦疊疊。列陣騰騰。雲撫雨擊。玉振金聲。

模印作篆。婉底毫鋒。格分曲勢。挽引縱橫。瓦甓載道。無極長生。

《夢江南·蘭》

庚子臘月廿四。與友人聚後歸好古敏求居。作字數十張不成。硯池墨已盡。隨意枯筆漫寫蘭葉成此。

春來也。喚酒醒馨風。

挽醉管清清漫染。擷雲端逸氣梵聲。

聽玉振琤琤。

讀《商祭祀狩獵塗朱牛骨》

庚子臘月二十五。於千華好古敏求居備課《中國書法史》。讀《商祭祀狩獵塗朱牛骨》有作

天地未判。混沌鴻濛。乾坤初肇。契刻衍生。甲骨作冊。殷典是徵。

揮刀畟畟。峻挺剛棱。柔翰嬛嬛。妙見毫鋒。發軔書史。肅肅正聲。

讀《商宰豐骨匕刻辭》(東韻)

甲骨文中。如《商宰豐骨匕刻辭》一面刻辭一面裝飾性圖案作品極少見。圖案紋飾精美更可證書丹鐫刻者之用心。此刻辭文字風格迥異於其它甲骨刻辭刀刻風格。而極似金文鑄造文字風貌。蓋皆為忠實反映書丹者書跡所致。此類作品服務于王庭而多飾筆。非日常手寫風格。余名此類作品曰裝飾性手寫體。今讀《商宰豐骨匕刻辭》。擬數句記之

渾圓厚健勢清雄。模擬精微筆韻工。

甲骨偏通鐘鼎法。書丹鑄刻本來同。

《庚子臘月廿七,踏冰遼河作句》

余自丁酉年冬踏冰拜謁遼河。今歳已第四次來朝。因擬句記之

冬日杲杲。朔風浩浩。長念遼水。今我來朝。恭禮唯唯。篤行佻佻。

至柔石岸。至剛草蒿。悠悠千載。彧彧素毫。靜流脈脈。壯懷滔滔。

《題自書日強》

辛丑正月初一。愧不勤奮問學。作歌警策。拙書日強為庚子除夕作。亦自勵者也

礪學穿鐵硯。署意問八荒。

精進唯莊敬。日新且日強。

《自題雪書日強》

辛丑正月初二午夜。于好古敏求居整理千華碑刻文獻。窗外大雪飆揚。興起下樓作雪書。數次以指拳掌書日強二字。雪厚難書。乃用剔法切法去余雪成字。思及年已五十。卻多發少年意緒。居今思古。惟以能踵跡前賢學行為期。此亦余之初心耳

夜色冥冥。玉鸞飛揚。長街箋素。渾渾蒼蒼。為隸為篆。擘書幾行。

喚雪揮觴。長嘯輕狂。知非不殆。逸氣昂昂。躬行篤篤。莊敬日強。

《記夢》(陽韻)

辛丑正月十二。由鞍返淮。時江淮綠柳漸成行。春色已見。夜讀書後入睡。夢中鞍山淮安兩地交替出現。醒後又沉沉睡去。晨起擬絕句記之

柳色清清夜正長。扶毫檢史墨行行。

千華淮水頻入夢。何處他鄉與故鄉。

《辛丑元宵節江淮月隱因寄廣寒》

辛丑元宵節。江淮陰雨後不見圓月。戲作此

今宵何事隱仙蹤。翹首頻頻向夜空。

且遣霓虹為月彩。飛觴傳語廣寒宮。

《元宵節學生來鴻漫詠》(東韻)

辛丑元宵節。相繼有原鞍師畢業學生來鴻以考研分數相報。感諸生勤勉向學得此佳績。喜而作歌

閑觀柳綠又梅紅。古卷疊山漫采銅。

唶唶鵲鳴頻喚我。元夕且喜有飛鴻。

注①淮師師陶園池畔垂柳綠葉已發,而校園梅花正綻放,因有柳綠梅紅之說。

《破陣子?詠梅》

江淮客居。見百樹梅園。寒盡春來。萬蕊競發。勢可淩雲。余以德貞剛味之。頗能心會。因作句以寄老友

鐵幹昂然佇立。萬花映雪淩寒。陣陣微風拂細蕊。蕩蕩馨香縈玉軒。清音醉管弦。

我且折枝清浦。寄懷北地文園。把酒彈鋏歌俊骨。知止明德仰碩賢。高行自漫山。

《晝夜顛倒自嘲》(先韻)

曩時大學畢業留校工作。每於深夜作硬筆書家批評文章。常常東方既白而興致昂然。今晨昏顛倒已成習慣。然體力不如少年時。此習實不可取。今作此以自嘲亦為自警

鉤沉圖史系韋編。晝夜晨昏顛倒顛。

深養靈根尋自在。亦莊亦敬亦安然。

注:①顛倒顛。系愚下徹夜檢索文獻而白晝休息之寫實。更取張三豐《無根樹》順為凡逆為仙只在中間顛倒顛意。雖有不合平仄。亦保留以全其意。

②靈根。取意黃庭堅咸池浴日月深宅養靈根意。喻德行品格。

《讀王子風先生百煉三緘七言聯》

王廷風先生。字子風。當代草書大家。其草書融匯漢風。可睥睨當代。今偶見百煉此身成鐵漢三緘其口學金人聯。感而作歌

詩筆如椽稱虎翁。雄渾飛逸起松風。

允將壯闊托滄海。擘裂柔毫任縱橫。

《淮師校園杏花盛開有寄》

孔夫子綱上訂張承志一冊山河。不意書店老闆為淮安人。電話聯繫送書到學校。下樓後一樹杏花入眼。聊作此為寄

春光二月逐風華。及第花開向日斜。

君問江淮何所系。一壺詩酒老煙霞。

《讀郭雲深形意拳經感賦》

閒時喜讀形意拳名家事蹟。以為休息而已。今偶讀形意拳宗師郭雲深形意拳經。論形論意。動靜進退。全由道家思想衍生。因為之作歌

尚義任俠行老拳。意奪五嶽勢如山。

真言一卷傳明法。神氣渾圓九轉丹。

《觀雨並品龍井新茶》

辛丑二月初五。得西湖龍井新茶。遂以千島湖水沖飲。其淡香幽遠縈懷。時里運河微雨。櫻樹嫩芽已發

雨潤江淮煙籠沙。紅櫻水岸吐新芽。

汲泉千島擷清韻。禪寂獅峰一盞茶。

《詠垂絲海棠》

辛丑二月十二日。午餐後信步淮師校園。見垂絲海棠怒放。花蕊下垂。似謙謙君子。因作句以寄

嫣紅姹紫鬥芳菲。低蕊佳人懶畫眉。

束束清風頻促我。瓣香一縷可言誰。

《詠形意拳宗師尚雲祥先生》

擷形取意勢開闔。伏虎降龍允作佛。

拳法服膺通大道。忠肝烈膽許家國。

注①尚雲祥先生為形意拳一代宗師。民國時期武林巨擘。一九一二年中華武士會天津立擂。尚雲祥先生守擂百天未曾一負。時擂臺有聯云拳發十行龍虎怖槍紮六合宇宙驚。又尚雲祥練功日久。腳掌堅硬如鐵。行拳發勁碎腳下青磚。武林雅頌曰鐵腳佛。

②一九〇〇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尚雲祥隨師父李存義以巷戰擊殺聯軍。一九三一年尚雲祥受宋哲元將軍邀請。傳二十九軍將士形意五行刀法。一九三三年二十九軍將士血戰喜峰口。以大刀肉搏。大勝日寇。

《淮師校園梨花競放有思千華》

客居江淮。四季花樹入眼。春來雨後梨花悄然開放。繁枝掛雪。小坐工作室樓下池畔。憶曩時千華訪碑。援峰走壑。振衣高崗。見千峰梨樹。萬花雪海情景。因拾句為寄

梨花似雪臥繁枝。清影芳馨入泮池。

澹蕩春風尋舊夢。千華五月訪碑時。

注①淮師工作室樓下有池。既處學府。因以泮池擬之。

《笏山堂讀書餘暇偶寄》

春來喜明前西湖龍井之甘醇清冽。每倦鈍時。拋書煎茶。望窗外天光樹影。多有慕古之思

小軒花弄影。搖曳醉東風。

甘露涵琴韻。茶煙隱梵聲。

行拳身似虎。潑墨筆如龍。

慕古遵墳典。師賢可力行。

《詠民國形意拳名家唐維祿》(寒韻)

甯河唐維祿師從形意拳宗師李存義。與樂陵尚雲祥為師兄弟。系民國武林一代名家

潛沉鄉野老龍蟠。一式驚天卷巨瀾。

取意象形觀自在。從心萬法有金丹。

注①唐維祿肖龍。其志在鄉野。不求聞達。

②唐維祿曾多次代尚雲祥比武。即使逢開宗立派的名家。取勝亦僅一式而已。

③唐維祿極謙虛。常以誰敢說自己會什麼形意拳我就不會為口頭禪。然又用功極勤。雖不識字而知文化。慕文謙遜勤勉為其金丹耳。

《聽趙已然活在一九八八》(先韻)

二〇一五年初由趙牧陽知趙已然。聽到《活在一九八八》。心為之奪。二〇二一年檢出再聽。又別有況味。因歌而述之

淒風冷雨起飛煙。殘酒滄桑三兩弦。

玄鐵長歌哭夢影。江湖回望已了然。

注①金庸武俠小說《神雕俠侶》中楊過有劍玄鐵。此處以之擬劍客。

《讀蘇軾黃州寒食帖》(東韻)

辛丑清明。誦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復敬觀《黃州寒食帖》。感而有寄

擘窠大筆振蒼穹。豪宕從心勢已雄。

孤奮蒼涼諧律呂。浩歌一曲大江東。

梁繼。本名梁驥。別署沐雲山房。笏山堂。修堂。好古敏求居。遼寧省鞍山市人。歷史學(書法文獻學方向)博士。淮陰師範學院書法學專業教師。教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梁繼居淮詞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