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海棠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文化云课堂春节特辑带你学书法
TUhjnbcbe - 2022/2/24 13:21:00

文化云课堂是遂平县文化馆近几年推出的一项在线文化艺术公益课堂,包含音乐、舞蹈、美术、摄影、语言等艺术门类,在借助云平台进一步推动全民艺术普及,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提升群众文化艺术品味。

苏轼(年1月8日-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正如李志敏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苏东坡的一生,很跌宕也很洒脱。二十多岁入仕以来,有过得意,有过低落,到了中晚年时,又遇到三次被贬:*州、惠州、儋州,一次比一次远,也更艰难。面对人生的逆境,他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待自己,待世界,始终都挚诚,生命的活力和生机从未因为外界的变迁而减损,一直拥有蓬勃的生命力,平生好诗仍好画。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庭坚并称“苏*”;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苏轼更多以诗入画,诗与画是一体的。他曾说:“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将个人修养融入画面中,开启了后来被称之为“文人画”的概念。

第三大行书《*州寒食诗帖》

《寒食帖》又名《*州寒食诗帖》或《*州寒食帖》。是苏轼撰诗并书,墨迹素笺本,横34.2厘米,纵18.9厘米,行书十七行,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那时苏轼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被贬*州第三年的寒食节作了二首五言诗。全文:自我来*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须已白。”;“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此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是苏轼被贬*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那天不能生火吃热饭,天气又冷,心酸和苦楚交织下,他提笔写诗了。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正如*庭坚在此诗后所跋:“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庭坚为《寒食帖》所作的题跋,不长的一段文字里,提到了三次“东坡”。

*庭坚见到《寒食帖》的时候,距离苏轼书写已过去18年,看得感动至极,动笔提拔,在赞美一通后,心里有些难为情,于是最后题:“它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转年,苏轼被召回京的路上病逝、后来*庭坚来到松风阁,写下《松风阁诗帖》,那句是:“东坡道人已陈(沉)泉”。

苏轼是北宋诗人、词人,宋代文学家,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存诗余首。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中秋》、《赤壁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记承天寺夜游》等。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纵然历史上曾有千万人赞颂月亮,每到中秋节,我们还是会想起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而那句“何似在人间”,证明了经历了所有事的苏东坡先生,还是喜欢这个人世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化云课堂春节特辑带你学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