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海棠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科教图文还在担心家里养的植物致癌么
TUhjnbcbe - 2021/7/16 17:22:00
中科治疗白癜风有疗效 http://pf.39.net/bdfyy/

原创

陕西省植物研究所祁云枝研究员

近些年,经常—些朋友隔三差五发过来几张盆栽植物图片,说突然看到网上说这是致癌植物,而自己家里正好就有,很是担心,要不要扔掉?网上也有很多打着专家院士旗号的文章大肆宣扬。一时间,花友们谈花色变,“驱逐癌症元凶”、“清理门户”等呼声,大有把这些植物赶尽杀绝的意味。事实,果真如此吗?

癌细胞结构图(图片:网络)

下面就让我带大家一起认识这些致癌植物,看看我们究竟能否养植呢?

Q1、究竟是什么引起致癌的?

为什么会有致癌植物的这种说法?我曾经仔细查找过这种说法的来龙去脉。它源于中国预防科学院病*研究所曾毅院士的一篇论文:《诱导Epstein—Barr病*早期抗原表达的中草物和植物筛选》,文章”筛选了种植物(以带EB病*的Raji细胞为实验对象),发现其中52种具有诱导EB病*早期抗原表达的作用”。而这52种植物,恰好就是网传的“52种致癌植物”。

EB病*,是从患有淋巴瘤的人群中分离得到的一种病*。90~95%的人都受到过这种病*的感染,但大多数时间它并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只有在外界刺激下,EB病*会突然“苏醒”,开始大量复制,使得细胞内部控制正常分化、增殖的信号通路产生异常,从而发生癌变。研究发现,一些植物产生的次生代谢物质可以激活EB病*,使其苏醒过来,变为活跃的复制状态,这些次生代谢物因此被称为“促癌”物质。

从以上叙述中可以看出,植物本身并不产生EB病*,那么,存留在土壤中的,最多是通过落叶或根系释放到土壤中的促癌物质,是导致癌症的帮凶,而非主谋。

所以,网传的这些植物“含有致癌病*”以及“土壤中残留病*”的说法,就毫无根据。听风就是雨,错杀无辜,是对科学论文的误解。

Q2、含促癌物质的植物,还可以家养吗?

被院士检测出来的52种含促癌物质的植物,还可以在自己家里养吗?这恐怕是所有爱花人士急切想要知道的。

答案,是肯定的。这些植物,你不吃它,不触摸,在家里正常养护,就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如果将植物体内的这些化学促癌物质拎出来鉴定,就会发现,它们,只不过是植物的次生代谢物,是“化学家”植物鼓捣出来的一大批结构复杂,并不直接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化学合成品。这些次生产品,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并不高,大多数时间,它们都安静地待在植物体内,只有当植物濒临危险或肢体被损伤时,才会被释放出来。也只有当这些产物,进入入侵者的身体,才会起到*害或驱离的效果;对于养花者来说,它们只有进入人体,才有可能诱发癌症。强调一下,只是促癌,并不是致癌哦。

所以,花友们只需要了解这些植物的属性和它们体内的*素特点,不要触摸和口食它们,就可以毫无负担的和这些植物和平共处啦。

Q3、北方室内常见的“致癌植物”有哪些?

滴水观音(Alocasiamacrorrhiza(L.)Schott)天南星科、海芋属,又名“滴水莲”有药用价值,在温暖潮湿、土壤水分充足的条件下,便会从叶尖端或叶边缘向下滴水;而且开的花像观音,形象似观音之手,因此称为滴水观音。

滴水观音(图片:网络)

亭亭玉立的滴水观音,很适宜养在室内。参差有致、形如蒲扇般的大叶子,从层层包裹的棕色叶基部伸出,泛出亮晶晶的光泽。滴水观音耐耐阴,硕大的叶面可以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和有*气体。头天晚上浇足水分,第二天起床观察叶片,一准有晶莹的“水珠”悬挂在叶尖。如果空气湿度过小的话,出来的水分马上就会蒸发掉,因此一般滴水都是在早晨较多,被称为“吐水”现象。即使用卫生纸吸掉叶尖上的水滴,不一会儿,这个部位又会悬挂上一粒“珍珠”,深得花友喜爱。

晶莹的“水珠”悬挂叶尖(图片:网络)

这水珠晶莹剔透,泛着蜜露般的光华,是滴水观音的汗珠,也是它的秘密武器。滴水观音茎内的白色汁液有*,滴下的水也有*,误碰或误食其汁液,就会引起咽部和口部不适,严重的还会窒息,导致心脏麻痹死亡。皮肤接触它的汁液会发生瘙痒或强烈刺激,眼睛接触汁液可引起严重的结膜炎,甚至失明,故应尽量减少接触滴水观音,有小孩的家庭最好不要种植。

其实,在植物中,植物的根茎叶里含有*素的情况非常普遍。在广东被人称为“狼*”的滴水观音,属天南星科植物,这一科植物中的大多数都有*,譬如龟背竹、万年青和绿萝等。

虎刺梅(EuphorbiamiliiCh.desMoulins),也叫铁海棠原产非洲,广泛栽培于旧大陆热带和温带;中国南北方均有栽培,常见于公园、植物园和庭院中。全株入药,外敷可治瘀痛、骨折及恶疮等。

虎刺梅(图片:网络)

红艳艳的花朵,从硬而尖的锥状刺中慢慢升起来,娇嫩,妩媚,风姿绰约。虎刺梅是最小巧的花朵,不像杜鹃花那样灿烂似锦,也不如水仙那样纯洁高雅,更比不上牡丹的艳丽富贵,却也活得像模像样,枝头上依然开着小花蕾粉嫩可爱,入花木凋零的冬季,只有铁海棠凌寒不败,几朵鲜红的小花绽放其间,愈显得风姿绰约,给居室增添了不少春意。铁灰色的虬枝,坚硬劲枝若斧削成,尖硬的针刺布满了枝干,骨力昂然地挺出一个凛然不可侵犯的季节意象:枇杷样的叶子嫩而绿,修而长,绿油油、满盈盈的一盆,将人自然引入琶音黯然、美人何在的深入怀想;枝头蝴蝶似的小红花,每两瓣为一小朵,再组成不大的一簇,夏绿冬红的似着痴守不弃的爱之誓言。重要的,是它的生命力超强,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稍耐阴,但怕高温,较耐旱,不耐寒。

虎刺梅(图片:网络)

植株受伤后,伤口处会分泌出白色乳汁。这类乳汁是有特殊结构的二萜类化合物,有*。这也是这类植物在进化过程中保护自己,防止病虫侵害的“利器”。虎刺梅伤口分泌出的白色乳汁,对人的皮肤和粘膜也有刺激作用,误食,会引起恶心、呕吐、下泻和头晕等。

鸢尾(IristectorumMaxim.),又名:蓝蝴蝶、紫蝴蝶、扁竹花等,属百合目、鸢尾科、鸢尾属多年生草本,原产于中国中部以及日本,主要分布在中国中南部。可供观赏,花香气淡雅,可以调制香水,其根状茎可作中药,全年可采,具有消炎作用。

鸢尾(图片:网络)

我们常说的鸢尾,并非一种植物,而是鸢尾属植物的总称。旗下的德国鸢尾、鸢尾、*花鸢尾和扁竹兰,原则上都叫鸢尾。

德国鸢尾(图片:网络)

鸢尾属的植物花色鲜艳美丽,拉丁名Iris来源于希腊语,是彩虹女神伊里斯的名字,可见这鸢尾类植物的花色,如同彩虹一样绚丽多彩。一朵花上有两三种颜色很平常,是园艺界长盛不衰的宠儿。鸢尾属的“美人”,大部分都是“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

*花鸢尾(图片:网络)

鸢尾是原产我国的植物,花朵比德国鸢尾要小,显得更精致,花朵颜色通常是蓝紫色,向前平伸的“内花被裂片”很纤细。网上说,鸢尾的根茎可以充当催吐剂和泄泻剂,也可入药,治疗眩晕和肿*。食用其花、叶、根,会造成肠胃道淤血和严重的腹泻。

由此可见,这些植物是否致癌,取决于你是吃它们还是想种在花盆里观赏。如果仅仅是后者,就可以安心的养这些植物了。有资料显示,家庭栽种的种花卉中,97%的植物,对人体的健康都有益。

最后,强调一下与家养植物和平共处的4项基本原则——不管在家养什么花,都别入口;尽量避免零距离接触植物分泌物;侍弄完植物,一定要洗手;打开门窗,让空气流通。

编辑丨致远主编丨王程亮

版权声明:本文是秦岭科学苑原创文章。欢迎朋友圈转发、引用内容请注明出处。投稿邮箱:qlscience

.
1
查看完整版本: 科教图文还在担心家里养的植物致癌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