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刺梅Euphorbiamilii别名:铁海棠,麒麟刺大戟科大戟属蔓生灌木冬天的重庆,是“永恒的阴天”(去年慕名来网红城市打卡的帝都朋友语,其实阴天之外,还应加上个雨字),实在没什么花好拍了,正好消化存货。去年在缅甸拍的花木,还有一半多没整理呢。我本来也想过,干脆加个油,一期发个十几二十种,两下子搞完算了。但这个想法,对我来说注定破产:无论哪种花,我至少得了解下它有哪些独特之处吧,学名是什么意思吧,原生地又在哪里吧。这一来,就无论如何也快不起来了。不过,我觉得慢一点更好,米兰昆德拉说过,“慢,是他们凝望仁慈上帝的窗户”。比如虎刺梅,它的特别,超乎我的想像。虎刺梅这种花,跟沙漠玫瑰、夹竹桃一样,在缅甸处处可见,开得格外繁茂。但若要挑选一种最能代表缅甸这个国家气质的植物,我的首选一定是虎刺梅,只因它的强健与明艳,实在像极了缅甸国民那虽贫苦亦不改其灿烂的动人笑靥。GuestHouse的走廊下,人家户的窗台上,寺庙的花坛里,教堂的草坪边,高大健硕的虎刺梅处处可见,是此行我和小伙伴最偏爱的拍摄对象之一。“花瓣”其实是苞叶,肾圆形,宽大于长你看它,每朵花有两枚花瓣吧?错了。这“一朵花”,其实是一个完整的花序;那两枚也不是花瓣,而是苞叶。嗯,这种“当”,我们也上过不止一回了,哈哈。但是,每每遇到这种顽皮的,我反倒更觉有趣了。杯状聚伞花序虎刺梅这种花序,我还是第一次遇见,在植物学上有个专门的名字,叫杯状聚伞花序。因为是大戟科大戟属特有的,故也叫大戟花序。它的特点是:一个花序看上去就像一朵花,外面围以杯状的总苞,内含一朵无被的雌花和多朵无被的雄花。开花时,雌花先伸出开放,其后雄花再由内到外盛开。但我们看到的虎刺梅,都是一簇簇开在枝顶的呀?对,这是它的2、4或8杯状聚伞花序,再组成了二歧状的复花序。花序生于上部叶腋真正的花呢?太不起眼了。它们被围在花序中心,1朵雌花,只有子房与3枚柱头;数朵雄花,每朵只有一枚雄蕊。雌雄花都没有花瓣。雌雄花太不起眼了虎刺梅花的剖面图:b=苞片;i=钟状总苞;g=腺体;bo=小苞片;jmf=幼年雄蕊;ff=雌蕊;o=子房;s=花柱;图片来源:进击的多肉在灰朴朴的雌雄花与喧宾夺主的花瓣状苞叶之间,还夹杂着五坨艳丽的东西,质感很像蛋糕上点缀的果酱。细细观察了一会,我觉得像是腺体,果然蒙对了。它们倒是很醒目的存在。果酱般的腺体虎刺梅这个名字,来自它茎干上的鲜明特点:在粗壮、具棱的茎上,密布着硬而尖的锥状刺,别名也叫铁海棠、麒麟刺。它的英文名字crownofthorns(荆棘皇冠)就源于这个特点,传说基督受难时戴的*是用它多刺的茎做成的,所以也叫christplant。康康这一身的虎刺!吼吼!!虎刺梅的属名Euphorbia是以古罗马时代的御医Euphorbus的名字命名的,其种加词milii是以拜伦·米利厄斯(BaronMilius)的名字命名的,他曾是波旁岛(现留尼汪岛,为印度洋西部马斯克林群岛中的火山岛)的总督,年他将这种原产非洲马达加斯加的植物引种到了法国。叶常集生于枝顶,倒卵形或长圆状匙形如今,虎刺梅已培育出了相当多的园艺品种,除了最常见的大红色,我们这次遇见的还有苞叶为白色、粉色、淡*色等多个品种。此外,还有“花中花”型,在两枚大苞叶之上又长出两枚小苞叶的。花中花其实,在重庆也常常看得到虎刺梅,花市上有,小区的邻居也有种的。但重庆的虎刺梅多半是小型盆栽,不像在缅甸所见,长得高大而舒展,给人的感觉气质迥异。重庆花市上的虎刺梅嗯,完成了“三个至少”,对我来说,才算基本上认识了一种花,而我对纳入“已认识”档案的植物,一向是“因为熟悉,所以亲近”,从此心里的感觉就不一样了。略有遗憾的是:我尚未能亲手解剖一次它的花朵,亲眼见识大自然造物的神奇与精巧。来日方长,就留待下次吧。图自网络植物缅甸系列:植物缅甸(一):热带花木初印象植物缅甸(二):樱麒麟,彻底颠覆了我对仙人掌的以往认知植物缅甸(三):好多果实都能吃,以前吃不惯的papaya也顺利下肚了植物缅甸(四):锡兰水梅,烈焰下的冰雪植物缅甸(五):缅甸人民的鲜花日常:素馨、茉莉和姜花植物缅甸(六):脸儿似曾相识,细看却是新知植物缅甸(七):照亮了学生们纯真眼睛的洋金凤,定格为我心底最美的缅甸印象之一植物缅甸(八):蓝暮霭与大花田菁,美到鸡血激喷植物缅甸(九):拟美花,马醉草,缅甸乌木缅甸柿植物缅甸(十):在奥威尔、吉卜林流连过的毛淡棉,辣木花开遍了屋后庭前植物缅甸(十一):春节去东南亚,怎能少了鸡蛋花的加持植物缅甸(十二):只有亲眼见过了,才有全息的场体验植物缅甸(十三):阴雨包月,幸有木槿们自带的光与热植物缅甸(十四):珊瑚藤,仰光街头的旖旎旧梦文章与植物图片(除注明出处外)均为作者原创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植物上瘾者发现每种植物的独特之美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