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脚达叔刚走,后脚噩耗又来。
老戏骨张少华因病医治无效,于3月23医院去世,享年75岁。
她走得悄无声息,她的丧事也悄无声息,据说家人遵循张少华的生前遗愿,一切从简。
很多人对张少华这个名字不熟悉,但是说起“丑娘”这个角色,看到她的照片,估计没有人不知道她。
年一部大剧《丑娘》横空出世,也让张少华的“母亲”形象深入人心。
瘦小的身躯,佝偻着背,脸上写满了岁月的沧桑,可是嘴角却带着笑。有点苦相,但笑起来的时候,眼睛弯成一道月牙。
她就是将生活的苦难与乐观,写在脸上的演员张少华。
她饰演了太多妈妈的角色,被称为“母亲专业户”或“国民母亲”。
她去世的消息一传出,无数I她合作过的演员纷纷对她悼念,表达对她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例如她的干儿子杨晨刚,冯远征,闫学晶,王璐瑶,*,姜超,*等明星。
再比如,刚凭借《你好李焕英》斩获53亿票房的*,她深情地写道:看着你的戏长大的,先生千古!
没想到*的发文一下子捅了“马蜂窝”。
很多人认为“先生”这个称呼。张少华配不上,因为她是犯过错误的。
当年她在新凤霞的往事上,她是犯了绝对错误的。
当然也有人觉得特殊年代,特殊对待,逝者已逝,没必要纠结那么多。
*见争议越来越多,就把“先生”两个字去掉了,将文改成了:看着你的戏长大的,一路走好!
张少华,这一生塑造了太多经典的母亲形象,演技精湛,可谓称得上老戏骨,却因为那特殊的十年,成了她一生最大的争议,很多人在她的称谓前面,加上了“私德有亏”的判词。
不管如何,逝者已逝。
她苦难又坎坷的一生,因为她多个身份,转换,交织在一起。
如今她走了,几十年的恩怨情仇,成就和争议就这样随着入土了。
一、苦难的年代,苦难的生活。
年,张少华出生于北京南部的一个贫困家庭。
当时抗战刚刚胜利,国内战争又如火如荼,战争的创伤还深深的烙印在,每一个生活的这片土地的人身上,包括刚出生的张少华。
她有9个兄弟姐妹,父亲在她三岁时病故,因为生活贫困,母亲依然根本无力抚养9个孩子,只能改嫁去外地。
张少华跟着奶奶生活,她很懂事,但还是常常饿肚子。
因为穷,她的从小的生活很困苦,最典型的就是吃不饱,过着有上顿没下顿的生活。
当时对她来说,最好的饭菜是咸菜窝窝头,一年到头沾不到一点荤腥,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点肉沫。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贫苦的生活,也养成了她独立节俭的习惯。
小小年纪她就想着,如何谋生,如何为家里减轻负担,能吃饱肚子。
这一切的改变,在她13岁的时候。
二、学习评剧,成了赵丽蓉的搭档。
年,张少华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入中国评剧院。
那时唱戏的人,号称戏子,地位很低,很多都是贫穷人家的儿女,为了一口饭而选择了唱戏。
张少华也是如此。
她不怕苦不怕累,只要能吃饱肚子,能帮助家里,因此她非常好学,最大的愿望就是多演点戏。
她学了6年的青衣,却因为形象问题,一直没有演出机会。
演艺圈是看脸的时代,颜值不好的人机会并不多,长得好看的人才有机会成为台柱子。
年,她不得不转变戏路,开始学习彩旦和老旦,终于为自己打通了一条演艺之路。
她一直半工半读,一唱就是好多年,默默地练功,等待属于自己的机会。
几年后,她学有所成
70年代,她终于在中国评剧《杨三姐告状》中,与当时最好的彩旦演员赵丽蓉搭档。
但是大家的眼光还是放在赵丽蓉身上,很少有人将目光投注在张少华的身上。
但张少华的唱功也开始被人认可。
就在这个时期,她遇到了自己的老公张惠宝,两人还快结婚,婚后住的评剧院,分配的40多平的房子里。
第2年张少华生下儿子,因她经常在外演出,所以把儿子留给姥姥照顾,直到14岁时才把她接到身边。
三、影视之路,成了“母亲专业户”。
90年代电视机开始普及,影视剧也开始繁荣。
年,47岁的张少华为了生活,也开始涉足影视剧,在《武夷仙凡界》中饰演了一个老巫婆。
因为是配角,所以她的片酬也不多,不过对于张少华来说,从专业的评剧演员转型影视演员,却是她一生事业的开始。
因为她半生的经历和几十年舞台的磨练,她的演技自然是浑然天成,比很多人高。
后来她参演了众多影视剧,大部分角色都是母亲,她也成了屏幕上的母亲专业户。
《康熙微服私访记》中的老鸨
比如在《海棠依旧》里,她饰演袁老太。
《大宅门》里她饰演香秀的妈妈李立秋。
《武林外传》里,她是李大嘴的娘六指轩辕
《何处是我家》里茹素的母亲。
《勇敢的心》里,她是神机妙算的霍白氏
《大秧歌》里她是德高望重的吴老太太
《铁梨花》里,她成了雍容华贵的老母亲
《细伟》里,段奕宏的妈妈
…
当然最出名的还是在年《我的丑娘》里,她饰演的丑娘翠菊。
翠菊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城市出身的张少华,为了符合角色,在化妆时更是特意把自己化得更黑,更丑。
最后这部剧火了,“丑娘”也成了张少华的标签。
对于扮丑,她如此说:导演为什么选我?就是因为我长得丑,我年轻时也不漂亮,现在又瘦又小还沧桑,外形上更接近丑娘。
她饰演了太多太多的母亲角色,她演出了中国母亲的共性,那种平凡,善良而无私奉献的品性。
这些角色里既有张少华自身的经历,也有她为角色的付出,因为有生活感,接地气,所以演得贴切,观众也爱看。
只是这些角色都是配角,年,郭靖宇导演为张少华量身制作了《娘道》,她终于成了主角隆老太太。
她是主角,自然有大量的台词,那时她已经70多岁了,记忆力也不好,但她还是做了大量的笔记,甚至把每一句台词都写了一遍,最后拍摄的时候一气呵成,让所有的人都为她的敬业感动。
当她因丑娘爆火以后,有人问她感受到明星的感觉了吗?
张少华直言没有,因为演员的职责就是演好戏,如果仅仅是因为被观众眼熟了,就和普通人区分开,那就太找不着北了。
而她不管名气大小,始终坚持当一个三无演员,没有助理,没有经纪人,无经纪公司,所有事都亲力亲为。
即使在她获得了白玉兰奖之后。
四、生活中作为母亲,与儿子的情结
张少华在屏幕上成功扮演了太多母亲的角色,在现实生活中她与儿子却颇有些纠结,甚至外界谣传她与儿子关系并不好。
这一切都源于,儿子出生后没多久,她因为演戏,把儿子交给姥姥带,所以她没能很好的陪伴儿子成长,直到儿子14岁,母子俩才真正团聚。
自然谁带的孩子谁亲,孩子从小就亲姥姥,对于母亲的不闻不问很怨恨,一直和母亲对着干。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与父母团聚,自然也会有隔阂。
所以张少华曾在节目中说,跟儿子的关系没有达到特别的母子亲情。
好在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才逐渐理解了母亲,一家人才真正和好。
张少华的儿子,毕业后在出版社做了编辑,生活也终于稳定下来。
儿子结婚时,张少华拿出全部积蓄给儿子买了一套新房子,她和丈夫依旧居住在单位的老房子里。
有记者曾去采访张少华,发现她的房子只有一间,40多平,非常拥挤,所以就有了张少华儿子不孝顺的说法。
年张少华病重期间,被媒体拍到她的几个干儿子来探望她,而她的亲生儿子却未露面。
曾有网友爆料,张少华晚年一直在拼命拍戏,就是为了给儿子还房贷。
还有网友爆料,张少华自从生病住院以来,儿子就忍受不了,将她赶出家门。
张少华的儿子成了网友心目中不忠不孝,啃老的负面形象,常被网友拎出来吐槽。
这件事后来也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