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海棠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1937年董振堂牺牲,妻儿5年后知其死讯
TUhjnbcbe - 2025/1/21 19:02:00
北京哪里看白癜风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

“志死守后卫,英姿传千古”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里有一处烈士公墓,这里安息着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的无数战士们,他们中大多数都是红五军的战士,而在那次事关党的生死存亡中有一个人立下的功劳一直被后代铭记。

他就是红五军的军长董振堂,当年董振堂先后追随冯玉祥,又被收编为国民党军队,在军旅生涯中他一直未曾忘记寻找真理,最后弃暗投明,发动起义加入了共产党。

高台一战,向死而生,面对数倍于己的兵力,哪怕知道结局也仍然勇往直前,恼羞成怒的敌军还把他的头颅割下,而董振堂的家人直到五年后才知道真相,为了让父亲完完整整地走,他的次子苦寻78年才找到头颅。

一场悲情,一幕壮志,一曲热血,一生坚守,今年是董振堂同志诞辰周年,如此英雄理应被永远铭记。

01战死高台

年1月12日,甘肃省高台县城中的一处指挥所,一个浓眉大眼的英俊男子面容坚毅地看着挂在墙上的地图,时不时传来的炮火声震得一些战士暗自皱眉,周围的参谋也大都一脸愁容。

男子看了看地图又拿起手中的信,这封信是来自西路军政委黄超的一封信,上面要求他们坚守在高台配合友军行动,而他们就是红五军,这个男子就是红五军军长董振堂。

董振堂

外面硝烟弥漫,城外是西北马家军首领之一马步芳带领的两万多人,而红五军虽然成功占领了高台县,可是他们只剩下不到三千人,相差过大的兵力加上坚守的命令,董振堂心里很清楚他的结局。

十几天前,董振堂率领队伍一举拿下了河西走廊中部的临泽县,乘胜追击的他选择立刻对高台发起进攻,他打了一个心理战,笃定敌军会认为他们会选择在临泽休整兵力。

右为马步芳

可是当董振堂部连夜突袭了高台县时,敌军全都一脸茫然,他们被董振堂的勇猛所震撼,炮火一夜未曾熄灭,当一月一日的太阳照在这片战场上时,高台县在新年的第一天迎来了新生。

董振堂立刻带领部队开展群众工作,加强宣传,同时严格约束下属不允许拿人民群众一针一线,又打恶霸,灭土豪,把财产都分为了城内的百姓。

董振堂雕塑

战争时期的老百姓就是如此朴实,如果能过得下去谁会拿起枪呢,董振堂一边安抚百姓,一边恢复元气,接连一个月的征战让他的红五军也有些吃不消了,而这时西北马家军的首领之一马步芳大发雷霆。

得知高台失守后的他大骂一定要割下董振堂的头颅,当时的马家军实力非常强悍而且常年盘踞西北,早已把西北等地当成囊中之物的他们根本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虽然表面归顺了国民党,可他们仍然持续着恶霸,土匪的行事风格。

马家军骑兵

就这样,马步芳带领着两万多人急速进军高台,从1月5日开始攻城,整整一个星期,接连不断的攻城对董振堂的红五军意志力是个极大的考验,为了防止我党其他军队支援,马步芳还让一部分兵力牵制住了红九军和红三十军。

董振堂所在的高台四面楚歌,犹如一座孤岛摇摇欲坠,董振堂等高级将领不敢异动,就算是要撤离也要等到中央的命令,可是政委黄超的一封信让董振堂所部坚守在此,董振堂等人都知道,为了赢取广大范围内的胜利,他们一定要完成任务。

1月13日,在敌人强力的攻势下东城墙碉堡失守,1月14日西城门失守,1月15日伤亡过半,整个军只剩下不到一个团的兵力,1月18日在董振堂的指挥下最后一次打退了敌军的进攻。

1月20日,弹尽粮绝的董振堂和无数百姓拿着大刀木棍迎上了敌军的机枪大炮,肉搏战持续了整整半天,董振堂所部三千余人面对六倍之差硬是战死最后一兵一卒,红五军从董振堂到政委到各级将领再到所有战士,无一逃跑,全部战死高台。

残忍的敌军将董振堂的头颅割下当成泄愤和战利品带回,消息传到延安后毛泽东主席称赞董振堂“坚决革命的同志”,而新中国成立后也为董振堂以及红五军烈士建筑了烈士陵园,并且由朱德总司令亲自撰写挽联。

02铁血护卫

朱德总司令在写挽联的时候脑海中一幕幕都是当年红五军担任断后时的场景,当年的董振堂原本是冯玉祥将军麾下的一个炮兵排长,受到冯玉祥的赏识后被升为连长。

而后屡立奇功成为了13师的师长,因为亲眼目睹军阀大战后的黑暗,加上不满意蒋介石的命令,他们的心里逐渐希望加入正义的一方,导火线是因为当时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董振堂赵博生季振同的秘密谋划下,历史上的“宁都起义”在三人的带领下成为了刺破黑暗的一枪,进入了中央苏区后董振堂等人接受了改编命令,起义部队成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

我国的开国大将萧劲光曾经担任过这支部队的政委,从此战场上少了一个军阀手下的英勇虎将,多了一位共产主义的无畏之兵。

萧劲光大将

从年九月开始蒋介石再次调动大军对中央苏区展开了第五次“围剿”计划,我军在这次反围剿中被迫转移需要时间,需要有人当前锋,需要有人断后,红军被迫展开了历史上著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出发之前中央军委经过了慎重考虑决定把掩护全军撤退的任务交给了董振堂所在的红五军。

完全可以说,整个我党的后背交给了董振堂和他的红五军,年十月,董振堂带领红五军开始承担护卫的任务,我们都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护卫任务的危险性绝对是九死一生。

可是董振堂知道这是党对他的信任,他是年才入党的,两年的时候他认识了这群好战友,值得托付的战友,他找到了自己的信仰也找到了自己为什么要打仗,所以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完成任务。

赣州战役,乐安宜黄战役,黄狮渡战役,南雄水口战役,董振堂带领的红五军几十次为中央保驾护航,特别是南雄水口战役中董振堂的红五军抗住了极大的压力,打赢了这场让聂荣臻元帅都为之感叹惨烈的战役。

水口战役遗址公园

年七月粤军从韶关信丰等地赶赴南雄企图和国民党军队联手歼灭我军,毛泽东和红一方面军首长决定让红一军红三军和董振堂的红五军三个军同时消灭南雄的敌军。

董振堂接到命令后立刻摩拳擦掌,这次红五军是主力,他在7月8日的凌晨就主动向水口方向截击敌人,首战就一次消灭了敌军的两个团,可是让他没能想到的是敌军直接增援了八个团在水口战场。

关键是董振堂等部没能察觉,仍然按照原定计划进攻的红五军伤亡瞬间拉大,双方加起来五万多人打了两天两夜,红五军顶着压力硬生生地坚持到友军赶到,最后终于是打赢了敌军。

据聂荣臻元帅事后回忆,“水口战役时著名的恶仗,伤亡之大,战场之惨烈非常罕见”

有的老兵事后回想,因为白天打仗,夜晚就在战场周边露营,疲惫到睡了一夜醒来发现身边竟是一具尸体。

聂荣臻元帅

还有的同志晚上口渴去喝水发现嘴里一股血腥味,第二天白天才发现,河沟水里都是红色,而这场恶仗能打赢,和董振堂的红五军率先消灭两个团并且顶住压力是完全分不开的,甚至没有董振堂,可能伤亡会更大,结局也不一定。

董振堂和他的红五军多次完成护卫任务,而后也被冠以“铁血护卫”的称号,由此也可以见得董振堂到底是一名怎样的虎将。

03董振堂的家人

董振堂的妻子贾明玉为他生了两个孩子,一男一女,男的叫董光贞,后来改名为董用威,女儿董光苔,但是其实董振堂还有一个大儿子叫董光楹,可是董光楹并不是董振堂亲生的。

董光楹是当年董振堂的夫人贾明玉过继到自己名下的儿子,而且是经过了毛主席的批准,当年战乱,董振堂深知他的身边才是最危险的境地,在他在外打仗期间一直都未曾和家里断过联系。

有时候会给妻子写一封家书聊慰想念,得知妻子也想看书董振堂就会把自己看过的书带有批注寄回家里,董振堂还对妻子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这一生,不喝酒不抽烟,就算有钱了也不会逛窑子,娶小老婆的”。

这是妻子担心他常年在外过得不好,董振堂为了宽慰妻子贾明玉的心说了这样一番话,从这里也能看得出来他们二人夫妻之间的感情有多好。

董振堂战死在西北后,中央领导一直没有忘记寻找贾明玉和孩子的下落,直到年终于找到了他们了,毛泽东主席亲自下达指示把董振堂将军的遗孀接到解放区,还分配给她们一家五十亩地和六十万边区币。

直到这时贾明玉等人才知道自己的丈夫英勇牺牲了,好在还有几个孩子陪着她,贾明玉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孩子教育好,可是将门子弟,有几个是平庸人呢,过继来的大儿子董光楹对入侵者的态度继承了父亲的遗志。

他为了不让母亲担心骗母亲说在外找了个小活儿,其实他偷偷地加入了游击队,而后在一次与日军交火中为了掩护队友撤退光荣牺牲了,贾明玉得知后更是痛不欲生。

贾明玉抱着丈夫董振堂的照片哭道“你看到了吗,你的儿子跟一样出色,他是受到了你的影响才去当兵的,以后有孩子照顾你,我也放心了”。贾明玉一直珍藏着丈夫生前的物品,而且每年都会小心翼翼地保存。

不管是书籍还是他们一起用过的枕头,一直都是她的心里寄托,但是她的心里一直还惦记着另外一件事,那就是丈夫的尸体不全,古人都说落叶归根,尸体不全下葬对来生不好。

不仅是贾明玉,次子董用威也一直记着这件事情,新中国成立后,董用威因为成绩优异董用威成为了一名高级工程师,他觉得他身为人子需要承担责任把父亲的尸首完整找回。

经过多年的寻找,他多次深入到高台县以及西北等地打听,虽然这种行为无异于大海捞针,可他没有放弃,他知道这是母亲的心病,也是他作为儿子应该承担的责任。

董用威出生于年,成为工程师后他还在中国人民大学担任了助教,没有继承父亲的英武,董用威的身上文人的气息更多一些,年开始他在中国人民大学工作了七年。

年搬家到了河北石家庄,担任了石家庄纺织技术的研究所所长,一直到年母亲贾明玉去世董用威都没能找到父亲的尸首,他多年来一面打听,一面维持工作,每年只要有时间就会去西北。

他的妹妹,也就是董振堂的唯一的女儿董光苔年在石家庄中学上学,后来大学考到了北京工业学院,毕业后董光苔选择了留校学习,曾经还担任过北京女子三中的副书记。

右边为董光苔

只剩下两人相依为命,多年的寻找让他们一次又一次排除线索,一次又一次地失望,终于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母亲去世多年后,在年经过多方考证终于查明这颗头颅被埋在青海省西宁市。

原来当时董振堂的头颅是被马步芳的手下马元海割下的,他们用残忍的手法把这颗头颅制成了标本,而马步芳则带着这颗头颅去南京邀功了,董振堂的头颅还曾经被高挂在城墙上,医院泡在酒精中。

凶手马元海

最后又回到了西宁的马步芳手中,马步芳把这医院保存,可是由于保存不当出现了腐坏,于是医务人员就顺医院外的空地上。

得知这一切的董用威已经是一个91岁高龄的老人了,他颤抖着双手想要去青海亲自祭拜一下父亲,可是身体已经不允许了,而后由董振堂将军的孙子董乃煌和曾孙到了青海进行祭拜。

董乃煌和后人祭拜

董乃煌的奶奶贾明玉生前一直惦记着丈夫的尸首无归,临终了也带着这个遗愿归去,但是一家人都知道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奶奶,董乃煌专门从高台县爷爷牺牲的地方带回了两杯土连同爷爷唯一一张照片与她合葬。

如今国泰民安,微风袅袅,董振堂将军的墓前每年都会有很多人前来祭拜,放下手中的花,深鞠一躬,把这一缕相思寄于烈士,也寄于山河。

参考文献

中国知网;关山远《董振堂;宁都起义领导人》;.01.15

中国知网;石磊《董振堂;坚决革命的同志》;.08.01

中国知网;王怡《守无不固的铁流后卫》;.03.28

1
查看完整版本: 1937年董振堂牺牲,妻儿5年后知其死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