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韩万成任美福
网络编辑:郝枫
年,不满20岁的李晓峰从大同煤校毕业,分配到阳煤集团三矿机电工区,对工作和生活充满了憧憬。两年的见习期,无论是在机电工区收发矿灯,还是跟师傅学技术修机器,她都是一腔热血拼命干。从普通工人到走上技术岗位,再到阳煤三矿机电动力部液压队党支部书记,她踏实肯干,一步一个脚印。憧憬在奋斗中变成现实。20多年来,李晓峰获得数十项各级各类荣誉。今年2月,她又光荣地获得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五一巾帼标兵”提名,并顺利通过公示。
小凤叫成“大风”
见了李晓峰,方知她是个着装简朴,说话响亮,走路如风的人。早年大家对她昵称小凤,后来不知不觉间改口叫成了大风。因为她和别人不一样,不会“走”,走路急匆匆的像跑一样,带着风。对此,她笑着解释说:“这个习惯是当技术员的时候养成的,他们经常叫我李大风,干啥也是风风火火的。不论当技术员还是队党支部书记,如果不冲在前做个榜样,团队工作效率上不来。”话一出口,干脆利落。
要参加山西省“五小”竞赛优秀成果展示,为了制作采煤机托架联接方式改进模型,李晓峰从展示方案选择、展品制作材料、各部尺寸设计、人员选择配备、面板图纸绘制、外部布置,到每道工序设计、每个尺寸配合、每个部件衔接、每个动作要求,一一参与,认真研究,指导制作。经过15天的加班加点,她领导的团队终于捧出了细致精巧、动态展示的模型……
风风火火、精益求精,是李晓峰的工作常态。干部就要走在前、干在先,李晓峰用快捷的步伐,代替语言做了漂亮圆满的回答。
柔肩能挑大梁
干综采设备检修那些年,作为一名女技术员,李晓峰对工作的认真劲儿,许多男同事都自叹不如。她工作严谨,认真负责,精益求精。每台设备自进入厂房开始,她的工作循环也随之开始——拆检、鉴定、报件、组装、试车、验收。拆检中,她认真负责,逐台逐件检查,能复用的坚决不换,能自制的坚决不外购,严把检修成本关。验收阶段,她铁面无私,哪怕一条螺栓、一个管卡都不放过。
一次,综四队井下一台乳泵出现故障,急于提本队正在试验的泵,但细心的李晓峰发现这台泵上起强制润滑作用的齿轮泵压力波动大,吸油管有抖动现象,坚决不允许下井。来人说:“没事,能用就行,井下还赶着用呢!”李晓峰严肃地说:“质量是我们检修单位的生命。明知有问题,不进行处理,小问题将会酿成大损失,请你稍等,我们马上解决。”李晓峰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检查处理,发现是齿轮泵吸油滤芯堵塞。更换后,对乳泵重新进行检测试验,各项指标均达设备完好标准,李晓峰才放心地看着设备被提走。
李晓峰负责检修的采煤机、泵站、开关等,种类多、厂家杂、更新快。为了提高检修效率,保证检修质量,加班加点成了她的家常便饭。熟悉图纸,整理明细,编制工艺……李晓峰摸清了每种设备的门道,使每种设备的检修都有章可循,方便了职工检修。
采煤机、掘进机用油泵、马达检修完毕后无加载试验装置,难以验证检修效果,是检修工作的难点。工区下决心要攻克难关,与厂家共同研发了专门用于加载采掘用试验油泵、马达的液压试验台。为加快进度,攻克难关,李晓峰每天白天在厂房测量、绘制,晚上挑灯夜战,查阅资料,设计图纸,研究解决试验的棘手问题。各种设备的联接装置不同如何达到通用,不同压力、流量如何达到兼容,经济性与实用性的双赢怎样才能做到……一个个难题都被她攻破。5个月后,液压试验台制作完成并一次试车成功,李晓峰消瘦的脸颊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成功源自奋斗
20多年下来,李晓峰的双手总是接触各类油脂和机械设备,长年累月摸铁摸油,指纹磨损得模糊不清,以至指纹考勤打卡器和手机都不能识别了。
打开她的文件柜:规程措施、设计图纸、设备图册、工作面设备配置……每项内容都井井有条;翻阅她的荣誉证书,摞起几尺高。从省、市到集团公司,每项荣誉都见证着她成长的足迹。
她积极参加五小创新活动,多项技术成果获省市表彰。年4月,“改进检修工艺”获年度阳煤集团群众性“五小”创新竞赛活动优秀成果三等奖;年2月,“MG采煤机主机架连接方式的改进”获年山西省职工“五小”竞赛优秀成果二等奖;年3月,“自制拆装滚筒座框架”获年度阳泉市“五小”竞赛优秀成果鼓励奖。
同时,她主持的“降低检修成本提高检修质量”“自制检修工具提高检修效率”两项QC成果获山西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成果,“